有范 >古诗 >读诏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3

读诏书

宋代  王安石  

去秋东出汴河梁,已见中州旱势强。
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满城黄。
近闻急诏收群策,颇说新年又亢阳。
贱术纵工难自献,心忧天下独君王。

读诏书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诏书翻译及注释

诗词:《读诏书》

去秋东出汴河梁,
已见中州旱势强。
日射地穿千里赤,
风吹沙度满城黄。
近闻急诏收群策,
颇说新年又亢阳。
贱术纵工难自献,
心忧天下独君王。

中文译文:
去年秋天东出汴河梁,
已经看到中原地区的旱情严重。
太阳照射地面,使千里大地变得炽热,
风吹起黄沙,遮满了城市。
最近听说紧急诏书收集了众多策略,
有人说新的一年将再次充满阳光。
然而,我这卑微的才能难以献策,
心中忧虑的是天下独有君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描绘旱灾的景象和对国家政治的担忧,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观作为切入点,通过炎热的太阳和扬起的黄沙,展现了旱情的严重程度。诗人借景抒怀,以自然灾害的形象凸显国家的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急诏收集群策,表示政府对于解决旱情问题的紧迫性,同时也透露了新年将会继续面临严峻挑战的信息。然而,诗人自谦自己的才能有限,无法献策解决问题,表现出对自身无助和对国家前景的忧虑。最后一句"心忧天下独君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君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政治现实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它既是对自然灾害的真实描写,也是对政治现实的抒发,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独特视角与情感表达。

读诏书拼音读音参考

dú zhào shū
读诏书

qù qiū dōng chū biàn hé liáng, yǐ jiàn zhōng zhōu hàn shì qiáng.
去秋东出汴河梁,已见中州旱势强。
rì shè dì chuān qiān lǐ chì, fēng chuī shā dù mǎn chéng huáng.
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满城黄。
jìn wén jí zhào shōu qún cè, pō shuō xīn nián yòu kàng yáng.
近闻急诏收群策,颇说新年又亢阳。
jiàn shù zòng gōng nán zì xiàn, xīn yōu tiān xià dú jūn wáng.
贱术纵工难自献,心忧天下独君王。


相关内容:

读秦汉间事

东皋

东皋

东陂二首

东陂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诏书
热文观察...
  • 发廪
    先王有经制,颁布上所行。後世不复古,贫穷主兼并。非民独如此,为国赖以成。筑台尊寡妇,入粟至......
  • 法喜寺
    门前白道自萦回,门下青莎间绿苔。杂树绕花莺引去,坏檐无幕雁归来。寂寥谁共樽前酒,牢落空留案......
  • 奉酬圣从侍制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
  • 奉酬永叔见赠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最出诸生後,倒屣尝倾广......
  • 奉酬约之见招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雨过梅柳净,潮来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