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二灵寺守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18

二灵寺守岁

唐代  戴叔伦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
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二灵寺守岁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二灵寺守岁翻译及注释

《二灵寺守岁》是唐代文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守岁的情景。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
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中文译文:

守岁山房孤立,灯光和香烛相伴寂静。
无人赞美椒花,有客与我参禅。
已经明白修行不是享乐世界,不知道今天是何年。
忧心无法入眠,静坐等待朝阳日出。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寺庙中守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清静之心和对修行的向往。

在寺庙中守岁,山房孤立,远离尘嚣,只有一盏灯光和几根香烛,映照出室内的寂静和空旷。快乐的气氛并没有出现,没有人来赞美椒花,只有一位客人和我一起参禅修行。

作者透过自己的修行体验,认识到修行并不是追求世俗的享乐,而是要超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醒。

然而,作者并不知道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意味着他已经超脱了对时间的执着,他的心境已超越了时间的束缚。

虽然内心有忧虑,无法入睡,但作者坚持静坐等待,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获得更高的境界和悟透更深的真理。

二灵寺守岁拼音读音参考

èr líng sì shǒu suì
二灵寺守岁

shǒu suì shān fáng jiǒng jué yuán, dēng guāng xiāng xiè gòng xiāo rán.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
wú rén gèng xiàn jiāo huā sòng,
无人更献椒花颂,
yǒu kè tóng cān bǎi zi chán.
有客同参柏子禅。
yǐ wù huà chéng fēi lè jiè, bù zhī jīn xī shì hé nián.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yōu xīn qiāo qiāo hún wàng mèi, zuò dài fú sāng rì lì tiān.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相关内容: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

百舌

送郑二之茅山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行思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
  • 斗鸡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
  • 欸乃曲五首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
  • 白小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
  •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更调金鼎膳,还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