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鄂渚赠祥公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2

鄂渚赠祥公

唐代  贯休  

寂寥堆积者,自为是高僧。
客远何人识,吟多冷病增。
松烟青透壁,雪气细吹灯。
犹赖师于我,依依非面朋。

鄂渚赠祥公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鄂渚赠祥公翻译及注释

《鄂渚赠祥公》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寂寥堆积者,自为是高僧。
孤独而虚无的修行者,自认为是高尚的僧侣。

客远何人识,吟多冷病增。
旅客遥远,几人能够了解。
吟诗频多,寒冷的病情加重。

松烟青透壁,雪气细吹灯。
松烟渗透石壁,青色在屋内弥漫。
雪花的寒气细细地吹拂着灯火。

犹赖师于我,依依非面朋。
仍然依赖着我的师父,殷殷不忘,虽然不能面对面。

诗词的主题围绕着一个寂寥孤独的修行者,他自认为是高尚的僧侣,但却在孤独中感受到寒冷和病痛。诗词开头点明了修行者的孤独和自负,接着描述了他的身份无人知晓,吟诗更加加重了他的孤独和病痛。随后的描写中,松烟渗透石壁,雪花吹灭灯火,强调了孤独和寒冷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师父的依赖和思念,虽然不能亲面相见,但情感依然深厚。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修行者的孤独和病痛来表达对禅宗修行的思考。诗人揭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和孤寂,同时也体现了对师父的尊重和依赖。整个诗词通过对寒冷和孤独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体悟与思考。

鄂渚赠祥公拼音读音参考

è zhǔ zèng xiáng gōng
鄂渚赠祥公

jì liáo duī jī zhě, zì wéi shì gāo sēng.
寂寥堆积者,自为是高僧。
kè yuǎn hé rén shí, yín duō lěng bìng zēng.
客远何人识,吟多冷病增。
sōng yān qīng tòu bì, xuě qì xì chuī dēng.
松烟青透壁,雪气细吹灯。
yóu lài shī yú wǒ, yī yī fēi miàn péng.
犹赖师于我,依依非面朋。


相关内容:

寄郑道士二首

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南归舟中二首

寄文秀大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景判官兼思州叶使君
    独住西峰半,寻常欲下难。石多桐屐齾,香甚药花干。荏苒新莺老,穷通亦自宽。髯参与短簿,始为一......
  • 南海晚望
    海上聊一望,舶帆天际飞。狂蛮莫挂甲,圣主正垂衣。风恶巨鱼出,山昏群獠归。无人知此意,吟到月......
  • 听晓角
    三会单于满阁风,五行无忒月朦胧。如何十万家休戚,只在呜呜咽咽中。...
  • 秋末寄张侍郎
    静坐黔城北,离仁半岁强。雾中红黍熟,烧后白云香。多病如何好,无心去始长。寂寥还得句,溪上寄......
  • 别东林僧
    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自怜□□在,子莫苦相留。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裴回不能去,房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