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奉和圣製上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晏殊
2025-07-18

奉和圣製上元

宋代  晏殊  

风掖千门迥,金缸四照然。
市圜通夜阙,歌肆与云连。
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
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

奉和圣製上元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奉和圣製上元翻译及注释

《奉和圣制上元》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吹动千门,金缸四处照亮。
市集团团通达,歌肆与云相连。
叠鼓声迷乱了清晨的钟漏,游车在黎明时分穿行于天空。
泛滥的香膏仍然洁白地燃烧,蚕丝和麦穗静静地等待着新的一年。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上元节热闹喜庆的场景。在诗中,晏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喧闹的节日之中。

首先,诗中的"风吹动千门,金缸四处照亮"描绘了节日期间热闹的氛围。风吹动千门象征着人们纷纷出门参与庆祝活动,而金缸则代表着灯光的辉煌,照亮了整个城市。

接着,诗中提到的"市集团团通达,歌肆与云相连",描述了市集的繁华和喧嚣。市集中人声鼎沸,歌肆中传来欢快的歌声,与云彩相连,形成一片热闹的景象。

诗的下半部分描写了清晨的景色和一年的开始。"叠鼓声迷乱了清晨的钟漏"表现了人们在黎明时分敲击鼓声庆祝的热烈气氛,打破了平静的早晨。"游车在黎明时分穿行于天空"则描绘了游车在清晨时分飞驰的场景,给人一种神秘而喜庆的感觉。

最后两句"泛滥的香膏仍然洁白地燃烧,蚕丝和麦穗静静地等待着新的一年"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香膏象征着祭祀,燃烧的香火代表着岁月的流逝,而蚕丝和麦穗则象征着农耕生活的开始和希望新的一年的丰收。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上元节热闹喜庆的景象,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和对时间的感慨。晏殊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气氛和岁月的流转。

奉和圣製上元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shàng yuán
奉和圣製上元

fēng yē qiān mén jiǒng, jīn gāng sì zhào rán.
风掖千门迥,金缸四照然。
shì huán tōng yè quē, gē sì yǔ yún lián.
市圜通夜阙,歌肆与云连。
dié gǔ mí qīng lòu, yóu chē jì xiǎo tiān.
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
fàn gāo réng jié sì, cán mài zhù dēng nián.
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


相关内容:

奉和圣製上元

奉和圣製上元

端午词·御阁

端午词·御阁

端午词·御阁


相关热词搜索:上元
热文观察...
  •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网索轩窗邃,銮坡羽卫重。鷁舟还下濑,星使出飞龙。赋待三英集,词须五吏供。会看边燧息,横霈紫......
  •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
  • 立春祀太乙
    紫毛双节引青童,一片空歌韵晓风。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
  • 立春祀太乙
    华灯明灭羽衣攒,翠柳萧森矮桧寒。千步回廊绕金殿,水苍瑶佩响珊珊。...
  • 列子有力命王充论衡有命禄极言必定之致览之
    大钧播群物,零茂归自然。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御冠导其流,仲任派其源。智愚信自我,通塞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