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奉和颍川公秋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上官仪
2025-07-24

奉和颍川公秋夜

唐代  上官仪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
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
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奉和颍川公秋夜作者简介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奉和颍川公秋夜翻译及注释

诗词:《奉和颍川公秋夜》
朝代:唐代
作者:上官仪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
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
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中文译文:

秋夜中,空气清寥而色彩遥远,
菊花黄瓣散落,序列凄凉的变迁。
干涸的湖泊上,鸿雁落下,
长风送别巢中的燕子。
千秋万代流转中的夜景,
万物声响蕴含夜晚的召唤。
远处传来凤凰的鸣叫,
层台上起伏的箭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颍川公为契机表达了对秋夜景色的思索和赞赏。诗人通过描绘空旷、寥落的景色和凄凉的变迁来表达秋夜的静谧之美。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用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秋夜的萧瑟之感。

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这两句描绘了鸿雁离去和燕子归巢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秋天的离别和归宿之感。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表达了秋夜中万物声响的含义和夜晚的召唤。这句意味着秋夜中万物都在发声,仿佛在向诗人诉说,诗人也在夜晚的召唤中感悟生命的深意。

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通过对凤凰鸣叫和箭雨的描述,与前两句构成了鸟类的对比,展示了秋夜中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景物,展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同时也展示了秋夜中的变幻和生机。

奉和颍川公秋夜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yǐng chuān gōng qiū yè
奉和颍川公秋夜

jué liáo kōng sè yuǎn, yún huáng qī xù biàn.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
hé pǔ luò zūn hóng, zhǎng biāo sòng cháo yàn.
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qiān qiū liú xī jǐng, wàn lài hán xiāo huàn.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
jùn zhì líng jīn tuò, céng tái qiè yín jiàn.
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相关内容:

八咏应制二首

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

奉和过旧宅应制

早春桂林殿应诏

和杨舍人咏中书省花树


相关热词搜索:颍川秋夜
热文观察...
  • 谢都督挽歌
    漠漠佳城幽,苍苍松槚暮。鲁幕飘欲卷,宛驷悲还顾。楚挽绕庐山,胡笳临武库。怅然郊原静,烟生归......
  •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
  • 江王太妃挽歌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别有南陵路,幽丛临......
  • 故北平公挽歌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寂寂琴台晚,秋阴入......
  • 高密长公主挽歌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寂寞平阳宅,月冷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