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成语 >风行草偃的意思_典故_出处_风行草偃成语解释
2025-07-24

风行草偃

fēng xíng cǎo yǎn

成语解释: 行:过;吹过;偃:卧倒;倒伏。风吹过来;草就倒伏。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下级一律绝对服从。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偃:不能读作“yàn”。
成语辨形: 偃:不能写作“晏”。
近义词: 风行草从 »
成语例子: 世俗日浅,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使秘书得展其所为,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宋 陈亮《又癸卯秋书》)

词语分开解释

风行 : ①普通流行 ;盛行:~一时ㄧ~全国。 ②形容迅速:雷厉~。
草偃 : 1.《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民之化于上。"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上。后以"风行草偃"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国语辞典

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驱,猖狂之徒,耹圣泽而悛性,风行草偃,其势必然。」也作「风行草靡」、「风行草从」、「草靡风行」、「草偃风行」、「草偃风从」。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风行草偃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以弱胜强

根牙盘错

匡救弥缝

返来复去

听其自便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简约详核
    本成语的解释 指简要翔实。 成语出处: 清 王韬《瓮牗馀谈 西儒实学》:“言舆地形质之学,则有慕......
  • 锱铢必较
    本成语的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
  • 龙争虎斗
    本成语的解释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
  • 桂折一枝
    本成语的解释 喻登科及第。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
  • 燕雀安知鸿鹄志
    本成语的解释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