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成语 >分庭抗礼的意思_典故_出处_分庭抗礼成语解释
2025-07-21

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成语解释: 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 分,不能读作“fèn”。
成语辨形: 庭,不能写作“廷”。
成语辨析: ~和“平起平坐”。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力相等”的意思;~没有。~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多用于双方;有时也可用于多方。~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能。
近义词: 平起平坐 »、平分秋色 »
反义词: 和衷共济 »、同心协力 »、齐心协力 »
成语例子: 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成语谜语: 各部门拒收贿赂

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

分庭抗礼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为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偏据一偶,分庭抗礼

国语辞典

彼此的关系对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凡做的来,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也作「分庭伉礼」。近平分秋色,平起平坐反和衷共济﹑自甘雌伏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分庭抗礼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没精打采

身寄虎吻

风车云马

锵金鸣玉

永生永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救难解危
    本成语的解释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
  • 后拥前呼
    本成语的解释 后面簇拥,前面吆喝。形容出行时气派很大。 成语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
  • 取辖投井
    本成语的解释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成语出处: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
  • 丑事外扬
    本成语的解释 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
  • 以讹传讹
    本成语的解释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成语出处: 清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