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7-23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唐代  李益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翻译及注释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片田间小路旁边的一株柳树,并表达了对邢校书赴延州使府的送别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起来,通过描绘柳树和小路,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邢校书前往延州的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场景:一株柳树矗立在小路边,人们从这条小路上往延州出发。诗人没有过多地描写柳树的形象,而是通过简单的描写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诗中的柳树作为背景,象征着寂寞、离别和情感的交织。柳树瘦长的身姿和垂下的枝条,与邢校书远行的离别情景相呼应。诗人通过描绘柳树和小路的交汇处,传达了对邢校书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后两句"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邢校书前程的关切和对延州地理位置的迷惑。这种迷惑和疑虑映射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感,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邢校书的深情祝福。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传达了离别、迷茫和祝福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抒发,呈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方式。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拼音读音参考

fù dé lù bàng yī zhū liǔ sòng xíng jiào shū fù yán zhōu shǐ fǔ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lù bàng yī zhū liǔ, cǐ lù xiàng yán zhōu.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yán zhōu zài hé chǔ, cǐ lù qǐ yōu yōu.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相关内容:

雪谤后逢李叔度

冬夜集赋得寒漏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登乐游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听唱赤白桃李花
    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欲向西宫唱,西宫宫树绿。...
  • 塞上曲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
  • 寄别
    晚烟洲雾并苍苍,河雁惊飞不作行。回旆转舟行数里,歌声犹自逐清湘。...
  • 早夏寄元校书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
  • 山居
    麋鹿自成群,何人到白云。山中无外事,终日醉醺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