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父老相携迎此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5

父老相携迎此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字数:7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古诗内容】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岭南万户酒。
)会有幽人客寓公。

父老相携迎此翁翻译及注释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是苏轼的一首诗,描写了他初次到达惠州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岭南万户酒。)
会有幽人客寓公。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初次到达惠州的喜悦和惊叹之情。他感觉好像曾经游历过这个地方,但又觉得那只是在梦中。他高兴地发现,连鸡犬都能认出新丰(指惠州的地名),显示出这里的人们对他的到来感到惊奇和好奇。吏民们不知道他来这里有何事情,但父老们却纷纷手牵手地前来迎接这位老者。苏轼提到苏武和管宁,暗示他自己像苏武一样隐忍忍受着北方的荒凉,又像管宁一样希望能够在辽东过上宁静的晚年。他在岭南(指广东地区)的每个家庭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人们以酒宴款待客人。他期待能在这里遇见那些隐居的文人雅士。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展现了他初到惠州的情景和心境。通过对于吏民与父老的反应,苏轼表现出自己在文坛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他在当地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他也以苏武和管宁的典故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北方政治环境的厌倦和对于南方幽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岭南的春色和万户酒,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热情好客。苏轼希望在这个地方能够遇见那些具有才情的隐士,享受他们的交流和友谊。

整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抒情手法,展示了他对于自然、人情和人生的感悟。同时,通过对于地方风土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凸显了苏轼作为文人的身份和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父老相携迎此翁拼音读音参考

shí yuè èr rì chū dào huì zhōu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fǎng fú céng yóu qǐ mèng zhōng, xīn rán jī quǎn shí xīn fēng.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lì mín jīng guài zuò hé shì, fù lǎo xiāng xié yíng cǐ wēng.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sū wǔ qǐ zhī hái mò běi, guǎn níng zì yù lǎo liáo dōng.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lǐng nán wàn hù jiē chūn sè, lǐng nán wàn hù jiǔ.
岭南万户皆春色,(岭南万户酒。
huì yǒu yōu rén kè yù gōng.
)会有幽人客寓公。


相关内容:

又闻此语重唧唧

屈原古壮士

南宾旧属楚

从此道至吾军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相关热词搜索:父老相携迎此翁
热文观察...
  • 只有兴亡满目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
  • 两重心字罗衣
    梦後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
  • 种瓜黄台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仙人骑白鹿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
  • 朝别黄鹤楼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