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艾性夫
2025-07-23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

宋代  艾性夫  

雪影萧萧带晚霞,胭脂灼灼傍铅华。
孤山夜合连枝来,一树春分二色花。
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
向来逋老题诗处,曾有红裾拂碧纱。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翻译及注释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是宋代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在雪花的映衬下,红色和白色的梅花相互辉映的美景。

这首诗以雪影与晚霞交相辉映的景象作为开篇,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胭脂灼灼傍铅华,形容梅花的红艳和洁白,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妖艳之美。

接着,诗人提到梅花并不孤单,孤山夜合连枝来,意味着梅花相互依偎、共同开放,增添了诗中的温馨与情感。一树春分二色花,表达了梅花的特殊之处,同一株梅树上既有红色的花朵,又有白色的花朵,犹如春天的分界线。

下文中,诗人运用了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的形象化语言,来形容梅花的独特性和美妙之处。牛继马来几换骨表达了梅花的变幻多样,宛如换了不同的身躯,而鹤乘鸾去则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超凡脱俗之美。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诗人常常在老去时去题诗的地方,曾有红裾拂碧纱。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他的诗作,红裾拂碧纱则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通过诗歌表达对梅花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以雪中的红白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姿态和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温馨之美的赞美和敬仰。梅花象征着冬天的坚强和春天的希望,也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拼音读音参考

fù tài hé sì tóng gēn hóng bái méi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

xuě yǐng xiāo xiāo dài wǎn xiá, yān zhī zhuó zhuó bàng qiān huá.
雪影萧萧带晚霞,胭脂灼灼傍铅华。
gū shān yè hé lián zhī lái, yī shù chūn fēn èr sè huā.
孤山夜合连枝来,一树春分二色花。
niú jì mǎ lái jǐ huàn gǔ, hè chéng luán qù hū tōng jiā.
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
xiàng lái bū lǎo tí shī chù, céng yǒu hóng jū fú bì shā.
向来逋老题诗处,曾有红裾拂碧纱。


相关内容:

赋铁柱

洞泉观杨梅屋寮

次韵秋心

与林止庵叶半隐分赋郡中古迹得鲁公祠右军墨

赠邻僧游杭


相关热词搜索:太和白梅
热文观察...
  • 留客
    棕榈叶碎风索索,枇杷子熟烟冥冥。黄鹂三请我未出,白酒一樽君小停。...
  • 悯盆松
    物生天地间,细大各有容。伟哉霄汉姿,厄此盆盎中。嗟吁尔橐驼,局促吾苍龙。驼兮顾我笑,可悯岂......
  • 貓犬叹
    饭貓奉鱼肉,怜惜同寝处。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犬行常低循,貓坐辄箕踞。爱憎了不同,拘肆固......
  • 七夕对雨
    门无辙迹草偏青,屋带秋山意转清。打梦易惊棋雹响,载愁不去酒船轻。幸无帘幕妨云影,尚欠芭蕉赠......
  • 深村
    索居无远兴,晚憩傍深村。(左石右问)涩水争道,桑空草托根。断桥回老马,熟果聚饥猿。解后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