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感怀二十四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4

感怀二十四首

明代  刘基  

柔桑生中国,婀娜当阳春。
下滋灵泉液,上承膏露津。
美人望蚕月,倾筐竞明晨。
荣盛方及时,采捋一何频。
≥根不盈拱,何以御霜辰。
复闻刍荛子,磨砺待为薪。
冥观成感激,踯躅含酸辛。

感怀二十四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感怀二十四首翻译及注释

《感怀二十四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中国的柔桑生长、美人观赏蚕月、采摘桑叶的场景,表达了对荣耀和光景的珍惜以及对艰苦努力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柔桑生长的景象,展现了中国大地上的美丽景色。柔软的桑树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婀娜多姿地迎接着阳春的到来。下方的灵泉滋润着桑树的根部,上方的膏露滋养着桑叶的嫩芽。作者通过这样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诗中提到美人仰望着满月,像蚕一样勤奋地工作。她们拿着筐篮,在早晨竞相采摘桑叶。这里可以看出桑叶是养蚕的重要食物,也是丝绸产业的基础。作者通过描写美人采摘桑叶的场景,展示了劳动的美和女性的勤劳,也表达了对丝绸产业的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荣耀和光景的珍惜。荣耀和光景都是短暂的,所以要及时抓住机会去追逐。作者使用了采摘桑叶的比喻,强调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他说自己的根基还不够稳固,无法应对寒冷的霜冻。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应对逆境的能力。

最后,诗中提到了磨砺待为薪的刍荛子。刍荛子是一种草木的果实,用来磨砺刀剑。作者将自己比作刍荛子,意味着他在苦难和艰辛中锻炼自己,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他通过冥观自身的成长,感受到了感激之情,也体味到了辛酸。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柔桑生长、美人采摘桑叶和作者对自身成长的思考,展现了对大自然生机与美丽的赞美,对劳动和勤劳的称赞,以及对机遇把握和成长的思考。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感怀二十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gǎn huái èr shí sì shǒu
感怀二十四首

róu sāng shēng zhōng guó, ē nuó dāng yáng chūn.
柔桑生中国,婀娜当阳春。
xià zī líng quán yè, shàng chéng gāo lù jīn.
下滋灵泉液,上承膏露津。
měi rén wàng cán yuè, qīng kuāng jìng míng chén.
美人望蚕月,倾筐竞明晨。
róng shèng fāng jí shí, cǎi lǚ yī hé pín.
荣盛方及时,采捋一何频。
gēn bù yíng gǒng, hé yǐ yù shuāng chén.
≥根不盈拱,何以御霜辰。
fù wén chú ráo zi, mó lì dài wèi xīn.
复闻刍荛子,磨砺待为薪。
míng guān chéng gǎn jī, zhí zhú hán suān xīn.
冥观成感激,踯躅含酸辛。


相关内容:

感怀二十四首

感怀二十四首

感怀二十四首

小蓬莱(赵子昂篆颜)

小蓬莱(赵子昂篆颜)


相关热词搜索:四首感怀二十
热文观察...
  • 感怀二十四首
    伏枕候明发,梦游沧海中。中有万斛船,荡漾随天风。舵师兀昏睡,环视立众工。波涛正汹涌,欲往迷......
  • 感怀二十四首
    苏秦佩六印,宾从何纵横。当时机中妇,倩笑远相迎。黄金生意气,蚕蠋见人情。岂无箪瓢士,今为时......
  • 感怀二十四首
    种树当中庭,不识美与恶。微阴未盈户,枝叶犹荏弱。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楼阁。离披引刺蚝,蒙昧喧......
  • 感怀二十四首
    东园多桃李,擢榦何交加。春秋互递代,衰荣竞相夸。摵摵去故物,英英发新花。花谢叶复作,空令人......
  • 感怀二十四首
    翡翠翔江湖,亡身为毛羽。不如道旁李,尚得滋味苦。驱车上太行,还顾望梁甫。高冈多烈风,茂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