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观物四首·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7-21

观物四首·蛙

宋代  岳珂  

鸣蛙恰恰地底鸣,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怜强聒将何为,到底官私不关汝。

观物四首·蛙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观物四首·蛙翻译及注释

《观物四首·蛙》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蛙在池塘中鸣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作者对人事纷扰的淡泊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蛙声恰恰地底鸣,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怜强聒将何为,到底官私不关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蛙声鸣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蕴含了深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蛙声作为切入点,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纷扰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于纷繁世事的淡然态度。在第一句中,蛙声恰恰地从地底传来,给人以生动的感觉。第二句中,描绘了池塘的清澈和绿草的茂盛,构成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景象。第三句中,秧田即将干枯,只有水源的活跃才能解救这一切。而蛙声的存在却不会被这些变化所惊扰,仿佛龙骨车翻滚也无法让它停止鸣叫。这种对于自然界的安详与宁静,与人事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通过对蛙声的再一次描述以及对聒噪之人的可怜之情,突显了自然界的安宁与人间的纷扰之间的反差。蛙声虽然嘹亮,却并不妨碍明月的出现和人们的行走。相比之下,那些喧嚣的人却无法摆脱自身的纷扰,不得安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强行插入的人事纷扰的不屑和漠视,官私之事与蛙声无关,也无法打扰到它。

整首诗以蛙声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纷扰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然与纷繁世事的态度。蛙声的持续与安详,与人间的纷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呼应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境,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深深忧虑。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了作者对于宁静与淡泊的向往与追求。

观物四首·蛙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wù sì shǒu
观物四首

míng wā qià qià dì dǐ míng, chí quán shēn chè chí cǎo qīng.
鸣蛙恰恰地底鸣,池泉深澈池草青。
yāng tián zhèng kū xū shuǐ huó, lóng gǔ chē fān wā bù jīng.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
zài chí gù hé yōu hé fù, gǔ chuī wèi fáng míng yuè bù.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
kě lián qiáng guā jiāng hé wéi, dào dǐ guān sī bù guān rǔ.
可怜强聒将何为,到底官私不关汝。


相关内容:

龚深父南康帖赞

葛文定关外帖赞

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奉谢赵季茂遣馈鲎酱

奉谢何正父日暇荔实茶宣瓜蜜术之贶酬以露芽


相关热词搜索:四首
热文观察...
  • 观物四首·蚊
    墙夫利口工噬肤,纤腰虿尾不受驱。不知一噤何所苦,拍拍攘攘歌且呼。清晨出帷昼藏隙,正是袢蒸炎......
  • 光宗皇帝待月诗御书赞
    疏篁阴阴,长松矫矫。苔静云閒,山清月皎。乐以心会,兴因天随。以诗观诗,是谓管窥。...
  • 韩献肃古法书诗帖赞
    韩氏之宝轴,文献相续,蔚其盈屋。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忠义之孰为并录。遗篇之若褚若柳,手笔......
  • 韩忠献早夏众春二诗帖赞
    五言简严而意不迫,七言丰腴而体不忒。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盖亦毕于翰墨。如彼纤......
  • 鹤林寺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雨晴犹湿泾,云薄不藏山。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西风动征显,空愧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