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归燕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18

归燕

唐代  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归燕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归燕翻译及注释

《归燕》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描写了燕子四时往来的景象,表现出燕子与主人的情感联系,传达了离乡归来的欣喜之情。

诗文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的四季飞行和归巢的情景,表现了燕子作为一种鸟类在自然界中的定序和秩序。在诗中,燕子并不像其他鸟类那样为了避开严寒的冬天而飞往南方,而是与伙伴一同飞行,归巢的时候也不迟也不早,非常有规律。作者以此表达了燕子的与众不同,以及它们的纯洁和自信。

在第二句“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诗人强调了燕子的生活规律,不论是春夏秋冬,它们都能准确地掌握飞行和归巢的时机,特别是在八月份,它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是时候归来。

在第三句“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诗人表现了燕子对于春天的深切感知。燕子们并不需要特意前来欣赏春色,它们天性中就有对春天的敏锐感知。此外,燕子的后代也能够准确地识别适合飞行的时机,这也显现了燕子的智慧。

最后两句“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表达了燕子与人类的亲近关系。燕子会在主人的住所周围筑巢,这巢虽然尚未被毁坏,但主人归来,燕子便会飞近巢中,暗示了主人的归来是燕子们欣喜的时刻。

总的来说,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燕子的生活规律、智慧以及与人类的情感联系,传达了对于自然规律和生命的敬仰之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归燕拼音读音参考

guī yàn
归燕

bù dú bì shuāng xuě, qí rú chóu lǚ x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sì shí wú shī xù, bā yuè zì zhī guī.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chūn sè qǐ xiāng fǎng, zhòng chú hái shí jī.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gù cháo tǎng wèi huǐ, huì bàng zhǔ rén fēi.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相关内容:

九日闲居·并序

剑阁铭

满庭芳

阙题二首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
  •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 草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
  • 晚云高
    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玉人何处教吹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