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过则上人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正觉
2025-07-22

过则上人庵

宋代  释正觉  

归来萝茑挂烟蓑,钓月耕云倦也那。
山上山下吞佛语,溪东溪西牧牛歌。
廿年树耳亡疑著,一个拳头得用麽。
做尽平生闲伎俩,赤鳞无奈瓮虀何。

过则上人庵翻译及注释

《过则上人庵》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归来时,萝茑挂在烟蓑上,
钓月和耕云使我感到疲倦。
山上山下传来佛法的咏唱,
溪东溪西传来牧牛人的歌声。
二十年的修行,像树上的耳亡失了踪迹,
一个拳头有何用处呢?
我尽情展示了一生的闲逸本领,
但赤鳞无奈地落入了瓮中,叹息不已。

诗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中的归来者,可能是一位游子或修行者,他挂着茅草编织的烟蓑,仿佛回到了自然的怀抱。然而,他在山林中的生活并非完美无忧,他感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在寂静的山林中,他听到了佛法的吟唱和牧牛人的歌声,这些声音与他内心的追求相呼应,带给他一丝慰藉。然而,诗的结尾却显露出诗人的无奈和困惑,他认为自己二十年的修行似乎毫无所获,就像树上的耳亡失去了踪迹,一个拳头似乎无用武之地。尽管他曾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闲逸本领,但最终却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感到自己如同被困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瓮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归来者的形象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中的"萝茑挂在烟蓑上","钓月和耕云"等意象,生动地展示了归隐者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追求和迷惘。诗人通过对佛法咏唱和牧牛人歌声的描绘,表达了对精神寄托和自然生活的渴望,以及在纷繁世事中寻求片刻安宁的愿望。诗的结尾,以"二十年树耳亡疑著,一个拳头得用麽"的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行和努力的怀疑和无奈之情,以及对世俗功利的嘲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真善美追求的迷思。

过则上人庵拼音读音参考

guò zé shàng rén ān
过则上人庵

guī lái luó niǎo guà yān suō, diào yuè gēng yún juàn yě nà.
归来萝茑挂烟蓑,钓月耕云倦也那。
shān shàng shān xià tūn fó yǔ, xī dōng xī xī mù niú gē.
山上山下吞佛语,溪东溪西牧牛歌。
niàn nián shù ěr wáng yí zhe, yí gè quán tou de yòng mó.
廿年树耳亡疑著,一个拳头得用麽。
zuò jǐn píng shēng xián jì liǎng, chì lín wú nài wèng jī hé.
做尽平生闲伎俩,赤鳞无奈瓮虀何。


相关内容:

还南麓旧居

过虎头岩

禅人发心干钟乞颂

纯白禅人求颂

自庐山折桂旛竿原下望彭蠡湖握杖过前山僧舍


相关热词搜索:上人
热文观察...
  •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
  • 全超不借借
    霜重风严景寂寥,玉关金锁手慵敲。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
  • 借借不借借
    识尽甘辛百草头,鼻无牵纆得优游。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唤作牛。...
  • 拟石牛与悟上人
    阿牛纯热不鞭牵,卧向古源苍树边。春谷玉田看去种,雪山香草饱来眠。背头隆骨任丰载,鼻底流津大......
  • 四宾主·主中宾
    御楼吹角六街明,金马将军出禁城。阃外化权良有准,不伤风物致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