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文圭
2025-07-18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

宋代  陆文圭  

雁荡英英云,孤凰云中吟。
风吹五色羽,随此半山林。
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绿沉。
苦萁不致醉,鴞食予何心。
凰兮归去来,岐山有高吟。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翻译及注释

诗词:《古意二首送朱鹤阜》

雁荡英英云,
孤凰云中吟。
风吹五色羽,
随此半山林。
桐花作秋枯,
野桑空绿沉。
苦萁不致醉,
鴞食予何心。
凰兮归去来,
岐山有高吟。

中文译文:
满天飞翔的鸿雁在云端翱翔,
孤雄凤在云层中吟唱。
风吹拂五彩羽毛,
随着它飞过半山林。
桐花凋零成为秋天的凄凉景象,
野生桑树枝叶虚绿而低垂。
即使是苦草也不能使人陶醉,
猫头鹰吃掉了我的所思所想。
凤凰啊,你去了又回来,
岐山上有高亢激昂的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凤凰的寄托和思念之情。诗中以雁、凤、风、桐花、野桑、苦萁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富有意境的自然画面。

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雁群在云中飞翔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雄伟。接着,孤雄凤在云层中吟唱,表达了诗人对凤凰高洁孤傲的赞美和向往。

诗中的五彩羽毛和半山林景象,通过风的吹拂,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五彩羽毛随风飘动,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而半山林的景象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接下来,诗人以桐花和野桑的形象,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桐花凋零成为枯黄的景象,野桑树则显得绿意渐深而低垂。这一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消逝,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苦萁和猫头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和思念之情。苦萁象征着不愉快的事物,但即使是苦草也不能使人陶醉,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态度。而猫头鹰吃掉了诗人的所思所想,暗示了他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诗人以凤凰的归去来兼具的形象,展示了对凤凰的思念和祈盼。岐山上高亢激昂的吟唱,象征着凤凰的高贵和灵动,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凤凰的形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具个人情感和哲理内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细腻之美,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拼音读音参考

gǔ yì èr shǒu sòng zhū hè fù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

yàn dàng yīng yīng yún, gū huáng yún zhōng yín.
雁荡英英云,孤凰云中吟。
fēng chuī wǔ sè yǔ, suí cǐ bàn shān lín.
风吹五色羽,随此半山林。
tóng huā zuò qiū kū, yě sāng kōng lǜ chén.
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绿沉。
kǔ qí bù zhì zuì, xiāo shí yǔ hé xīn.
苦萁不致醉,鴞食予何心。
huáng xī guī qù lái, qí shān yǒu gāo yín.
凰兮归去来,岐山有高吟。


相关内容:

姑苏怀古和鲜于伯机韵

高邮宝应道中

赋烧笋竹安韵

丁卯新正纪怀四首

丁卯新正纪怀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古意朱鹤阜
热文观察...
  • 古意二首送朱鹤阜
    蓬首寒机女,枉顾生光辉。一登君子堂,松罗相因依。茂陵喜新聘,中路忽有过。顾垂堂上镜,照妄心......
  • 和唐人闲字韵诗卷
    鼎鼎百年内,何由一日闲。衡冠无怒发,揽镜已苍颜。未易桴浮海,应难屐上山。春逢甲子雨,愁听溜......
  • 己巳新春
    鞭春已罢烧灯近,十日西风未转东。料得化工无别意,只因不放不桃红。...
  • 己巳新春
    年年春色先摧柳,万紫千红次第开。零落墙阴人不问,只怜残雪一株梅。...
  • 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钱诗盈轴越明年余过
    春申下邑荒江演,有眼不识钱塘春。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