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23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宋代  李曾伯  

著我数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
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翻译及注释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园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心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著我数椽浮翠碧,
借公一水漾琉璃。
心闲境乐镇长好,
拈起风光总是诗。

中文译文:
我在数根柱子上描绘着飘逸的翠绿,
借用公共的一片水波映照出琉璃般的光华。
心境宁静,境界愉悦,这个小园真是美好而长久,
随手抚摸,每一片风景都成为了一首诗。

诗意和赏析: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小园中的心境和所感受到的美景。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开篇,以"著我数椽浮翠碧"形容园中的景色。"数椽浮翠碧"意味着园中的柱子上描绘着绿色的悬挂物,给人一种飘逸、生动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同时也映射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借公一水漾琉璃",表达了作者通过水面的倒影来增添园中景色的美感,如同琉璃一般的光辉。这里的"公"指的是公共的水域,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美的借鉴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宁静、境界愉悦,对小园的美好评价。"心闲境乐"代表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闲适,"镇长好"则表示这个小园的景致令人陶醉。最后一句"拈起风光总是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感悟,无论何时何地,作者都能从环境中抓住片刻的美好,将其化为诗歌的表达。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词语传递出作者的心境和对美的感受,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小园。通过景色的描绘和作者的感悟,诗词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宁静、愉悦和对美的追求的情感。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同领略到小园中的景色和美好。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拼音读音参考

hé fù shān fù xiǎo yuán shí yǒng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zhe wǒ shù chuán fú cuì bì, jiè gōng yī shuǐ yàng liú lí.
著我数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
xīn xián jìng lè zhèn cháng hǎo, niān qǐ fēng guāng zǒng shì shī.
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


相关内容: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登定王台

登定王台

道间怀益昌总所海棠

淡沧陈校勘以稿求答之


相关热词搜索:小园傅山
热文观察...
  •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招来暇日频呼酒,买得清风不用金。月姊水妃无老态,天光野色有遗音。...
  •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苍苔迹在堂无燕,绿水痕生沼自鱼。回首钓游徒感慨,何时复古喜而书。...
  •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宜琴宜弈尤宜酒,种竹种梅仍种莲。意得地时不堪适,可人不只是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