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郭逢道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2

和郭逢道韵

宋代  辛弃疾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
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和郭逢道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和郭逢道韵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郭逢道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君家富贵有汾阳,
只要文章光焰长。
莫为梅花费诗句,
细思丹桂是天香。

中文译文:
你的家族富贵犹如拥有汾阳,
只要你的文采光芒长久绽放。
不要浪费诗句来吟咏梅花,
深思咀嚼,丹桂才是真正的天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写给郭逢道的作品。诗人以郭逢道的家族富贵来引出诗意,表达了对文学才华的推崇和追求。诗中提到梅花,暗示着辛弃疾对梅花的敬仰,同时也是对自己写作风格的警示。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沉迷于描写梅花,而要深思咀嚼,去领悟丹桂的香气。丹桂象征着高雅和君子之风,是对文学境界的追求和崇高品质的表达。通过这首诗,辛弃疾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身写作风格的反思和警示。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辛弃疾深思熟虑的一面,他通过对富贵、文章、梅花和丹桂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富贵固然重要,但只有文章的光芒长久才能真正彰显一个人的价值。他告诫自己不要陷入对某一事物的过度迷恋,而是应该深入思考,去追求更高尚、更有内涵的事物。

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字简练而意味深远。辛弃疾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描绘了文学的价值和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写作风格的反思和警示。这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启示,让人深思。

和郭逢道韵拼音读音参考

hé guō féng dào yùn
和郭逢道韵

jūn jiā fù guì yǒu fén yáng, zhǐ yào wén zhāng guāng yàn zhǎng.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
mò wèi méi huā fèi shī jù, xì sī dān guì shì tiān xiāng.
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相关内容: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再用儒字韵二首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再用儒字韵二首

御书阁额


相关热词搜索:郭逢道
热文观察...
  • 和郭逢道韵
    枣树平生叹子阳,里歌虽短意偏长。东家昨夜梅花发,愧我分他一半香。...
  • 和人韵
    老来筋力上山迟,过眼风光自崛奇。拟放狂歌花已笑,正羞短发雪偏垂。谿山能破几緉屐,风雨连催十......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 和人韵
    老奴权至使将军,非所宜蒙定可黥。嫫母侏儒曾一笑,瓠壶藤蔓便相萦。解纷已见立谈顷,漏网从今太......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岂是调羹双妙手,故教初发劝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