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2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

宋代  苏辙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译文:
你说山上的泉水,肯定有何等功德。
热情被消耗后自然清凉,苦涩之后立即变得甘滑。
尽管常常遭受游人的病痛之苦,时常取破葫芦挹水。
纷扰虽然说已经消散,但凛然之感终究存在于内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与孔武仲共同和诗的作品,以金陵(今南京)九咏中的第九咏为题,表达了对泉水的赞美和思考生活的意义。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泉水的功德,以反衬泉水的特性。泉水对热情的消耗,使人感受到清凉;对苦涩的解除,使人感受到甘滑。这里可以理解为泉水的存在和特性给人带来了舒适和满足,具有某种功德。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游人的病痛,暗示了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然而,人们仍然会时常取水饮用,这里使用了“破匏”(葫芦)来挹水,传达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与痛苦,但人们仍然需要寻求滋润和满足。

最后两句表达了烦恼虽然可能会暂时消失,但内心深处的凛然之感依然存在。这里的“臆”指的是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暗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悟和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烦恼的思考。泉水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给人以舒适和滋润,也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种种困扰的寻求和满足。然而,作者也提醒人们,烦恼虽然可以暂时消散,但内心深处的感悟和领悟将会长存。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引发人们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拼音读音参考

hé kǒng wǔ zhòng jīn líng jiǔ yǒng qí jiǔ bā gōng dé shuǐ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

jūn yán shān shàng quán, dìng yǒu hé gōng dé.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rè jǐn zì qīng liáng, kǔ chú jí gān huá.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pō zāo yóu rén bìng, shí qǔ pò páo yì.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fán nǎo suī yún xiāo, lǐn rán zhōng zài yì.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相关内容: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广福僧智昕西归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八定林院

感秋扇

赋丰城剑


相关热词搜索:金陵德水武仲九八
热文观察...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四天庆观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孤坟吊遗直,狂闇闵......
  • 金沙台
    待罪东轩仅两秋,搉酤事了且夷犹。奖崇善类询舆论,过访仁贤棹小舟。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
  • 九日家酿未熟
    平生不喜饮,九日犹一酌。今年失家酿,节到真寂寞。床头泻余樽,畦菊吐微萼。洗盏对妻孥,肴蔬随......
  • 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
    邢山潭中黑色龙,经年懒卧泥沙中。嵩阳山中白额虎,何年一箭肉为土。龙虽生,虎虽死,天然猛气略......
  • 居原塔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