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何况金穰岁有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王志道
2025-07-22

何况金穰岁有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和半庵庆成诗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志道  
字数:7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古诗内容】
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白头人。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何况金穰岁有秋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与半庵共庆成诗韵

诗意:这首诗以庆祝成诗为主题,作者表达了对祖先和神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的祝福之意。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王志道创作的一篇庆祝成诗的作品。诗人在略带庄重的语言中,表达了对祖先和神明的恭敬之情,以及对丰收和幸福的祝福之意。

诗中首先提到了“重屋祗承敬勿休”,意味着作者将庆祝的场所布置得十分庄重,吸引人们的参与和敬仰。接着,描述了前来祭祀的人们,他们以庄严的态度和姿态祭祀神明,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与感恩。诗中还提到了“助祭诸王白头人”,意味着年纪已老的人们亲自参与祭祀,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重视。

其次,诗中提到了“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表达了对祖先智慧和功绩的称赞与敬仰。作者认为祖先的智慧已经为后人所知,祭祀的仪式和规矩也没有丢失,传承得非常完整。

最后,诗中以“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作结,表达了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两阶舞蹈象征着社会的繁荣,苗民格指的是农民的幸福和安宁。诗人认为,只要有丰收的季节,人们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绝句形式呈现,表达庄重而庄严的氛围。通过描绘庆祝典礼和祭祀场景,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幸福和丰收的祝福。整体氛围十分庄重,寓意深远,充满了对祖先和人民的敬意和祝福。

何况金穰岁有秋拼音读音参考

hé bàn ān qìng chéng shī yùn
和半庵庆成诗韵

chóng wū zhī chéng jìng wù xiū, qián xīng zhǔ chàng èr níng liú.
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dù yán jiǔ chǐ chén huáng mù, zhù jì zhū wáng bái tóu rén.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白头人。
jīng yì yǐ zhī tōng liè zǔ, yí wén yuán bù jiǎn yuán qiū.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liǎng jiē lǚ wǔ miáo mín gé, hé kuàng jīn ráng suì yǒu qiū.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相关内容:

步绕西湖路

两阶屡舞苗民格

仪文元不减圜丘

精意已知通烈祖

助祭诸王白头人


相关热词搜索:何况金穰岁有秋
热文观察...
  • 归舟初袅缆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水外钟声杳,风胶曲韵长。剨然思远举,逸兴渺......
  • 荷盘送晚香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水外钟声杳,风胶曲韵长。剨然思远举,逸兴渺......
  • 斜月已侵廊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水外钟声杳,风胶曲韵长。剨然思远举,逸兴渺......
  • 水外钟声杳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水外钟声杳,风胶曲韵长。剨然思远举,逸兴渺......
  • 剨然思远举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水外钟声杳,风胶曲韵长。剨然思远举,逸兴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