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贺
2025-07-18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

唐代  李贺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翻译及注释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中文译文:
孀妾怨夜长,孤身客梦回家。
靠近屋檐,虫儿织丝;朝向壁上,灯花垂下。
帘外月光洒下,帘内树影斜斜。
轻盈的露珠飞舞着娇姿,点缀着池塘中的荷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寂静场景,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旅人或是一位被迫离乡的流亡者。

首句"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表达了孀妇在长夜中的哀怨和独客在梦中渴望回家的情感。这两句经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通过描写屋檐边的虫儿织丝和灯花垂下的景象,增添了夜晚的安静和寂寞感。此处的虫儿和灯花也可以被视为主人公的寄托,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两句"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通过对帘子外的月光和帘子内的树影的描绘,再次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月光和树影的斜倾也给人一种倾斜的感觉,与主人公的心情相呼应。

最后两句"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则描绘了池塘中飘落的露珠轻盈地点缀在荷叶上的情景。这里的荷花和露珠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家园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寂静夜晚的描绘,以及对孤独、思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的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意和表现手法。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拼音读音参考

hé nán fǔ shì shí èr yuè lè cí bā yuè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

shuāng qiè yuàn yè zhǎng, dú kè mèng guī jiā.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
bàng yán chóng jī sī, xiàng bì dēng chuí huā.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lián wài yuè guāng tǔ, lián nèi shù yǐng xié.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yōu yōu fēi lù zī, diǎn zhuì chí zhōng hé.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相关内容:

自问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

褒城驿(军大夫严秦修)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

忆杨十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代杭民答乐天
    翠幕笼斜日,朱衣俨别筵。管弦凄欲罢,城郭望依然。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春坊幸无事,何惜借......
  • 寺宿斋
    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 景申秋八首
    年年秋意绪,多向雨中生。渐欲烟火近,稍怜衣服轻。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濩落寻常惯,凄凉别......
  •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因赠幕中诸公
    谢傅知怜景气新,许寻高寺望江春。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