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6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

宋代  梅尧臣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
结结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
风为扫庭户,夜月谁与过。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翻译及注释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
结结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
风为扫庭户,夜月谁与过。

诗意:
这首诗以咏古竹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孤竹的钟爱和赞美。诗人将孤竹形容为碧绿的叶子和光滑的竹节。他认为孤竹虽然生长在平凡的泉水旁边,却不一定非要像泰山那样高大宏伟才能被喜爱。诗人提到了不要像兔子那样追求兔丝般的纤细而无用的东西,而是应该像竹子那样独立自强。最后两句表达了风吹扫庭院,月光照耀,但不知道有谁能够共赏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对孤竹的喜爱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孤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简朴之美的向往。孤竹被形容为碧绿的叶子和光滑的竹节,呈现出一种清新、朴素的美感。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对过于追求纤细、虚无的事物的批判,提倡像孤竹一样坚韧、独立。最后两句则展示了孤竹在风中摇曳和月下独自闪耀的情景,暗示了孤独与美丽并存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孤竹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坚韧品质的赞美。它通过简单的场景和形象,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朴实之美。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áng jǐng yí shěng zhōng yǒng gū zhú
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

ài cǐ gū shēng zhú, bì yè láng gān kē.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
jié jié gān quán lǐ, qǐ bì tài shān ā.
结结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céng mò xué tù sī, tú yǐ fù nǚ luó.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
fēng wèi sǎo tíng hù, yè yuè shuí yǔ guò.
风为扫庭户,夜月谁与过。


相关内容:

和通判太博鸡冠花十韵

和挑菜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石笋峰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含珠林


相关热词搜索:王景彝
热文观察...
  • 和王待制牡丹咏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傍栏人自醉,惜翦春有待。使君方少年,共赏喜......
  • 和王景彝咏薜荔
    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固知不同类,亦各善缘壁。根随枝蔓生,叶侵苔藓碧。後凋虽可嘉,劲挺异......
  • 和王仲仪二首·凌霄花
    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己。仰见苍虬枝,上发彤......
  • 和王仲仪二首·麝香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傥或益於用,捐躯死......
  •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大叶与劲干,簇萼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