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2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唐代  张籍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
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翻译及注释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宿云亭

清净当深处,
虚明向远开。
卷帘无俗客,
应只见云来。

译文:
在云亭宿营

清净的地方往往在深处,
虚无的明亮向远方敞开。
遮卷的帘子无俗客的打扰,
应该只见到云朵飘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亭宿营的情景。云亭是一个位于山间、高处的亭子,远离尘嚣,宁静幽雅。诗中的第一句"清净当深处"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之地的赞美,将清净与深处相联系,强调了其远离喧嚣的特点。接着,"虚明向远开"一句表达了宁静之地的开阔和明亮,虚无的景象似乎向远方无限延伸,给人以开放和自由的感觉。"卷帘无俗客"一句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幽静,没有繁杂的世俗人事干扰。最后一句"应只见云来"则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宁静之地只想看到飘动的云朵,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间景致,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通过对云亭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幽雅环境的向往和赞美。清净、虚明、卷帘等词语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宁静、空灵的意境。诗中没有繁琐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的心境,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云亭之中,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i kāi zhōu shèng shān shí èr shǒu sù yún tíng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qīng jìng dāng shēn chù, xū míng xiàng yuǎn kāi.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
juàn lián wú sú kè, yīng zhī jiàn yún lái.
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


相关内容:

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

徐使君分新火

次韵江晦叔二首

催试官考较戏作

皇太后阁六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玉仙馆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 答范祖禹
    吾州下邑生刘季,谁数区区张与李。(来诗有张仆射、李临淮之句。)重瞳遗?亦已尘埃,惟有黄楼临泗......
  • 寄李渤
    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 九华观看花
    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九华仙观中。花里可怜池上景,几重墙壁贮春风。...
  • 再和〔二首〕
    眼花错莫鬓霜匀,病马羸驺只自尘。奉引拾遗叨侍従,思归少傅羡朱陈。衰年壮观空惊目,险韵清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