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显之长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7-22

和显之长老

宋代  秦观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和显之长老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和显之长老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显之长老》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创作的《和显之长老》。诗中表达了禅者观察世间因果的境界和对人世间的悲凉感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禅子观察因缘为主题,表达了禅者对世间万物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意味着禅者通过观察世间的因缘关系,认识到一寸光阴的宝贵,没有多余的时光可浪费。接下来的两句“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描绘了禅者不辞辛苦地教导人们掌握经典和治理自己的人生,即使艾草的香味依然未散。

接着的两句“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通过描写冷风吹拂下的松树和挂在碧空中的寒冷月亮,传达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松树是坚持不屈的象征,而寒冷的月亮则暗示着人世间的冷漠和无常。

最后两句“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表达了禅者的思考和感受。诗人认为禅者的领悟和体悟是无法用言语来传达的,禅理的境界超越了普通人的理解,因此感到悲伤,觉得自己和禅者一样面对着难以消解的困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者对因缘和人生的观察,以及对世间冷漠和无常的感受,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悲凉和困惑。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隐喻手法,使诗情更加深沉和富有哲理。

和显之长老拼音读音参考

hé xiǎn zhī zhǎng lǎo
和显之长老

chán zi guān yīn yuán, cùn guǐ wú fù yú.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
jiǎng rén zhì jīng lùn, ài yè yóu wèi chú.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lěng fēng zòu āi sōng, hán yuè guà bì xū.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cǐ yì liǎo bù yù, bēi zāi tóng yì rú.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相关内容: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

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

奉别牛司理

反初

崔莺莺


相关热词搜索:长老
热文观察...
  • 和裴仲谟摘白须行
    仲将题凌云,比讫顟尽白。陆展媚侧室,星星染为黑。人生如寄耳,况复形与色。泽壑藏山舟,夜半输......
  • 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数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
  • 和游金山
    江流会扬子,汹汹东南骛。海门划前开,金山屹中据。鼓锺食万指,金雘栖千柱。夜庭游月波,晓观抟......
  • 还自汤泉十四韵
    岁晚倦城郭,联骖度嶪峨。天黄云脚乱,村黑鸟翎讹。潦水侵生路,晴天落慢坡。澄江练不卷,温井监......
  • 即席次君礼年兄韵
    情舒喜面山浮翠,袖满薰风凉透时。萍碎锦鳞金网举,影差帘燕玉钩垂。轻轻篆鼎凝香细,款款方壼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