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7-19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唐代  孟浩然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翻译及注释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是:突然大家登高作,能够畅游旅途的情绪。弦歌既然很多休闲时间,山水思绪非常幽静。风吹动草地,美景变得动人,彩虹因为雨水的气息而出现。我谨慎地借用了巴蜀的咏史风格,但并不敢与他们同声和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张明府在登高之际的情景和感受。诗人感慨登高作诗之时,能够放松心情,畅游旅途,感受大自然的山水之美。诗中描绘了风吹动草地的景象,以及雨后出现的彩虹,通过自然景观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诗人在描写时声称自己借用了巴蜀地区咏史的作风,但并不敢与他们同声和鸣,表达了他对巴蜀风格的谦虚敬仰。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在登山行赏之时的愉悦和充实表达了出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诗人将自己与张明府的心灵交流和情感共鸣传达给读者。整首诗旋律优美,字句精炼,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āng míng fǔ dēng lù mén zuò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hū shì dēng gāo zuò, néng kuān lǚ yù qíng.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xián gē jì duō xiá, shān shuǐ sī wēi qīng.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cǎo dé fēng guāng dòng, hóng yīn yǔ qì chéng.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miù chéng bā lǐ hé, fēi gǎn yīng tóng shēng.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相关内容: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示孟郊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庭橘


相关热词搜索:鹿门明府
热文观察...
  •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
  • 赠道士参寥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
  •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
  •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
  •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