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黄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8

黄河

宋代  晁补之  

黄河啮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黄河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黄河翻译及注释

《黄河》是一首宋代晁补之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河啮小吴,
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
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
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
旧堤杵声未可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黄河的景象以及与黄河相关的寓意。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它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诗中通过黄河所带来的景观和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黄河啮小吴”,描绘了黄河冲刷着吴地的景象。这里的“小吴”指的是黄河流经的地区,黄河的冲刷使得这片土地变得荒凉。接着,“天汉失龟鳖”,暗喻了黄河所带来的洪水泛滥,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困境。这里的“天汉”指的是黄河的水,比喻黄河泛滥如同天上的银河失去了龟和鳖,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丧失。

诗的下半部分,“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表达了在黄河的水中,藕草烂熟,只有菖蒲依然茁壮。这里的灵原潭是黄河的水域,藕烂死象征着一种衰败和死亡,而菖蒲的生长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这种对比传达了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描述了白马桥旁迎送胡人的情景,冀州的道路上却没有来往的车辆。这描绘了黄河地区长期战乱的状况,使得交通中断,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最后两句,“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反映了修筑新堤以保护黄河的努力,同时也提到了旧堤上努力杵打以保持堤坝的稳固。这里的“杵声”象征着人们为保护黄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诗的结尾暗示着尽管黄河带来了众多的困难和破坏,但人们仍然在努力保护和修复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黄河的形象和相关寓意,描绘了人们对于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对生命力的赞颂。它呈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力量和人类努力的思考和敬意。

黄河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hé
黄河

huáng hé niè xiǎo wú, tiān hàn shī guī biē.
黄河啮小吴,天汉失龟鳖。
líng yuán tán xià ǒu làn sǐ, zhǐ yǒu chāng pú bù shēng jié.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bái mǎ qiáo biān yíng sòng hú, jì zhōu duàn dào wú lái chē.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xīn dī zhù dé gāo dié niè, jiù dī chǔ shēng wèi kě jué.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相关内容: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黄河
热文观察...
  •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建策移汉都,奉春缘衣布。除地愿见公,乃以舍人故。满船载明月,且复酌清酤。平旦袯襫出,牛羊下......
  •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平陆不推舟,客行当......
  • 漫成呈文潜五首
    无心看春只欲坐,偶骑马傍春街行。可怜愁以草得暖,一寸心从何处生。...
  • 开梅山
    开梅山,梅山开自熙宁之五年。其初连峰上参天,峦崖盘崄阂群蛮。南北之帝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烟......
  • 漫成呈文潜五首
    花如怨人不近眼,深院一枝春得知。东风不是不爱惜,刚为花愁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