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华清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司空图
2025-07-23

华清宫

唐代  司空图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
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

华清宫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华清宫翻译及注释

《华清宫》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华清宫为背景,表达了帝国的富强和太平盛世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切的幕后是平民百姓辛勤努力的结果。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
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从华清宫的壮丽景象入手,以帝业的繁荣稳固来开篇。诗人描绘了离宫宴幸的频繁,表现了帝王的奢华生活和其中隐含的政治意义。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颠覆了这种富庶景象的来源,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帝王驱使驰骋的战马,其实只是依靠平民百姓的辛勤劳作和太平盛世带来的安宁。这种对太平盛世幕后劳动人民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平民百姓的关怀和体恤。

这首诗词通过以华清宫为隐喻,揭示了唐代的宏伟王朝、太平盛世的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诗人以花明楼台为象征,反映了帝王的奢侈生活和享乐主义,并暗示背后是平民百姓的艰辛劳动。诗人以驱使驰骋的战马来指代帝王,强调他们的奢侈生活是依靠平民百姓的劳动所得。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平民百姓的体恤和关怀,以及对帝国的富强和稳固的赞美。

总之,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帝王的奢华生活背后由平民百姓辛勤努力所带来的繁荣和太平盛世。诗人通过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普通人民的体恤,表达了对平民百姓的关注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这首诗词既触动人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与价值观念。

华清宫拼音读音参考

huá qīng gōng
华清宫

dì yè shān hé gù, lí gōng yàn xìng pín.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
qǐ zhī qū zhàn mǎ, zhǐ shì tài píng rén.
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


相关内容:

春山

淅上(一作江淅上)

经故宅有感

送宇文虞

纶阁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即事二首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
  •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犹忆故山欹警枕,夜来呜咽似流泉。...
  • 送友人归袁州
    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山藏明月浦,树绕白云城。远想安亲后,秋风梦......
  • 题贾氏林泉
    市朝束名利,林泉系清通。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轻流逗密蓧,直干入宽空。高吟五君咏,疑对九......
  • 新秋杂题六首·倚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边留思露摇身。背烟垂首尽日立,忆得山中无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