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3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

宋代  王安石  

寒声一夜传刁斗,云雪埋山苍兕吼。
诗成吟咏转凄凉,不如独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闻,胡人高鼻动成群。
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首何时复来见。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声一夜传刁斗,
云雪埋山苍兕吼。
诗成吟咏转凄凉,
不如独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闻,
胡人高鼻动成群。
寒尽春生洛阳殿,
回首何时复来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北方边塞的荒凉和战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写道,寒冷的风声整夜传来,刀枪相击的声音不断,这象征着战乱的景象和边塞的凄凉。接着以云雪掩埋山峦、苍兕(一种传说中的猛兽)咆哮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和残酷。

随后,诗人谈及自己写出的诗歌,说吟咏诗篇虽然能转移自己的忧愁,但总是感到凄凉无力,不如孤独地坐着搔首思考。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不满和无奈之情,认为诗歌力量有限,无法真正改变战乱和乱世的现实。

接下来,诗人用"漫漫胡天叫不闻"表达了在乱世中呼救却无人理会的无奈。"胡人高鼻动成群"则描绘了游牧民族的形象,暗示了边塞地区的动荡和战乱。

最后两句"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首何时复来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乱世的期盼。寒冬将过,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不知道何时能再次回到洛阳的宫殿,与亲人团聚。

整首诗以凄凉、荒凉的景象和无奈的心情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描绘战乱、寒冷和游牧民族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被视为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感慨和对乱世的思考。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拼音读音参考

hú jiā shí bā pāi shí bā shǒu 010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

hán shēng yī yè chuán diāo dǒu, yún xuě mái shān cāng sì hǒu.
寒声一夜传刁斗,云雪埋山苍兕吼。
shī chéng yín yǒng zhuǎn qī liáng, bù rú dú zuò kōng sāo shǒu.
诗成吟咏转凄凉,不如独坐空搔首。
màn màn hú tiān jiào bù wén, hú rén gāo bí dòng chéng qún.
漫漫胡天叫不闻,胡人高鼻动成群。
hán jǐn chūn shēng luò yáng diàn, huí shǒu hé shí fù lái jiàn.
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首何时复来见。


相关内容:

和仲求即席分题得庶字

和晚菊

和叔雪中见过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四台笠

光宅寺


相关热词搜索:八首胡笳十八拍010
热文观察...
  • 怀吴显道
    南郭红亭冷,西山白道曛。江光凌翠气,洲色乱黄云。岁暮谁邀客,情亲故忆君。天涯独惆怅,归鸟黑......
  • 回桡
    柴荆散策静凉飚,隐几扁舟白下潮。紫磨月轮升霭霭,帝青云幕卷寥寥。数家鸡犬如相识,一坞山林特......
  • 怀锺山
    投老归来供奉班,尘埃无复见锺山。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
  • 急足集句
    年去年来来去忙,倚他门户傍他墙。一封朝奏缘何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集禧观池上咏野鹅
    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似怜喧暖鸣相逐,疑恋宽闲去却回。京洛尘沙工点污,江湖矰弋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