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祸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7-23

祸福

宋代  姜特立  

君子儿短拙,动或福随之。
小人最狡狯,往往触祸机。
巧者极人力,拙者无所为。
巧拙不必问,天道自平夷。

祸福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祸福翻译及注释

《祸福》是姜特立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关于命运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祸福》中文译文:
君子儿短拙,
动或福随之。
小人最狡狯,
往往触祸机。
巧者极人力,
拙者无所为。
巧拙不必问,
天道自平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君子和小人两种不同人性的对比,反映了人的命运和行为所带来的祸福。诗中提到君子的短拙,意味着君子的才智和能力相对有限,但当君子行动时,福祸往往会随之而来。相比之下,小人最为狡狯,常常会触动祸患的机制。

诗中还提到了巧者和拙者。巧者凭借着极高的人力和智慧,能够创造奇迹,而拙者则无所作为。然而,诗人指出巧拙并不需要过多的评判和询问,因为天道自有一种平衡的规律。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它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人的才智和能力并非决定福祸的唯一因素,而是命运和天道的平衡所决定。人们不应过于自负或自卑,而是应该顺应天道,平和对待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这首诗词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通过对君子、小人、巧者和拙者的对比,揭示了人性和命运的复杂性。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提醒我们在面对祸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天道的安排。

祸福拼音读音参考

huò fú
祸福

jūn zǐ ér duǎn zhuō, dòng huò fú suí zhī.
君子儿短拙,动或福随之。
xiǎo rén zuì jiǎo kuài, wǎng wǎng chù huò jī.
小人最狡狯,往往触祸机。
qiǎo zhě jí rén lì, zhuō zhě wú suǒ wéi.
巧者极人力,拙者无所为。
qiǎo zhuō bù bì wèn, tiān dào zì píng yí.
巧拙不必问,天道自平夷。


相关内容:

黄正言为邑宰累罢郡送行

和曾少卿婺学建稽古阁三贤堂

怀方叔

和陆郎中放翁韵

和丁大卿韵


相关热词搜索:祸福
热文观察...
  • 鸡伏鹜
    水游陆走不同生,濡足相随有至情。早晚拍浮春浪去,岂知垂翅到天明。...
  • 寄鞏大监
    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 寄方叔黄草道服
    非蕉非苧复非絺,不是山人木叶衣。寄与诗翁莫嫌陋,看山长帝白云归。...
  • 寄汪尚书
    五十年间叹阔疎,相忘两地复江湖。书来笔底惊强健,诗去吟边想步趋。好对青山看歌舞,莫嫌红粉笑......
  • 涧上
    晴蜻舞幽涧,水鹊立枯槎。予亦坐烟壑,有生俱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