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司空图
2025-07-23

唐代  司空图  

悲秋  写鬼  抒情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偈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偈翻译及注释

诗词:《偈》

人若憎时我亦憎,
逃名最要是无能。
后生乞汝残风月,
自作深林不语僧。

中文译文:

当别人憎恨时我也憎恨,
逃避名利最重要的是无能。
年轻人请求你残留一些风景和月色,
我自己选择深山中默默无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作品。诗人探讨了人际关系、名利和追求内心安宁的主题。

诗的第一句“人若憎时我亦憎”,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情绪和态度的共鸣,他认同并与他人的感情和看法保持一致。这句话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现实态度,诗人不愿意对于别人的恶意保持默不作声,而是选择与他人同流合汇。

接下来的两句“逃名最要是无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深思。他认为逃避名利并非源于个人选择或志向,而是因为自己无能。名利对诗人来说不重要,他更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和与自然的相处。

最后两句:“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自己的选择。诗人希望后来的人能够欣赏并保护那些残留的美好事物,包括风景和月色,并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自由。而自己选择在深山中默默无闻,不与僧侣交谈,表现出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于名利与人际关系的独特态度,以及追求内心安宁和与自然共存的愿望。诗人通过自省和对比,传达出一种追求真实自我的价值观,以及对于内心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偈拼音读音参考


rén ruò zēng shí wǒ yì zēng, táo míng zuì yào shì wú néng.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
hòu shēng qǐ rǔ cán fēng yuè, zì zuò shēn lín bù yǔ sēng.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相关内容:

新秋杂题六首·食

新秋杂题六首·眠

寒日古人名

杂题二首

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石竹花咏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萝衣上碎明霞。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
  • 丑年冬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 敷溪桥院有感
    昔岁攀游景物同,药炉今在鹤归空。青山满眼泪堪碧,绛帐无人花自红。...
  • 早朝
    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国多。街平双阙近,尘起五云和。...
  •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
    雅调一生吟,谁为晚达心。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青门许攀送,故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