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洪与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令
2025-07-24

寄洪与权

宋代  王令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寄洪与权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寄洪与权翻译及注释

《寄洪与权》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剑气寒高倚暮空,
男儿日月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
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
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
莫踏人间龌龊纵。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壮志豪情、追求英雄气概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剑气冷寒高耸于暮色中,表达了男儿胸怀的壮志和追求。男儿将自己视为日月的镣铐,意味着他们将臣服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不受任何束缚。

作者提到不要隐藏自己的牙齿和爪子,与痴迷的老虎相类比,暗示了要保持自己的锐气和本性,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同时,他呼唤风和雷电,象征着激发内心潜藏的力量,使之像沉睡的巨龙一样苏醒。

诗中还提到过去的传说,即王侯并非注定拥有世袭的权力和荣耀,古时也有贫穷和平凡的王侯。这种观点表明,作者认为贵贱和地位并非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把握大道,追求奇遇,不要沉溺于人间的龌龊和世俗之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的批判,鼓励人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高尚的理想。

赏析:
《寄洪与权》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男儿壮志和追求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剑气、日月、风雷等形象都富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整首诗词充满豪情和力量感。

作者通过对过去的传说进行提及,传达了一种独立思考和反叛的精神,以及对于社会等级和权力观念的质疑。他以此来激励人们不要墨守成规,勇敢地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追求的目标。

最后的呼唤大道和奇遇,以及对人间龌龊的警示,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和理想信念的追求。这种情感和价值观在宋代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崇高追求和反思的范例。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深刻的思考和警示,展示了作者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的独立思考和追求高尚理想的精神面貌。

寄洪与权拼音读音参考

jì hóng yǔ quán
寄洪与权

jiàn qì hán gāo yǐ mù kōng, nán ér rì yuè suǒ xīn xiōng.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
mò cáng yá zhǎo tóng chī hǔ, hǎo zhào fēng léi qǐ wò lóng.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jiù shuō wáng hóu wú shì zhǒng, gǔ cháng fù guì jí gēng yōng.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xū jiāng dà dào wèi qí yù, mò tà rén jiān wò chuò zòng.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相关内容:

春日

秋日寄满子权

秋怀

孟子

纸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洪与权
    与权江南来,适自满门会。初无合我志,财以客面待。时时相钓探,稍稍互酬对。根源豁披张,扃鐍失......
  • 梦蝗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
  • 夜坐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病拙未为疗,膏肓不......
  • 饿者行
    雨雪不止泥路迂,马倒伏地人下无。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道中独行乃谁子,饿者负席缘......
  • 暑热思风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源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