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25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

宋代  林逋  

远宦风波隔,归期岁月频。
天形孤鸟晚,烟色大江春。
驿路向山郭,船樯留估人。
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翻译及注释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离家乡,风波阻隔,回家的日子频繁。天空中孤独的鸟儿在傍晚时分飞过,大江的水面映着春天的烟雾。驿站的路通向山郭,船上的樯杆上系着等待归人的绳索。站在高台上眺望,却无法看到尽头,只能感叹时光的流转使人的容颜渐渐苍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心情和对归家的期盼。诗人身处异乡,经历了许多风波和困难,但他对回家的渴望却始终如一。诗中的孤鸟和春江,以及驿站和船樯,都成为了诗人思乡的象征。诗人站在高台上眺望,却无法看到归家的尽头,这种无尽的等待和不确定性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张力。

赏析: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意境,通过孤鸟、春江、驿站和船樯等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诗人站在高台上眺望,却无法看到归家的尽头,这种无尽的等待和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归家的渴望更加强烈。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归家的期盼,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离乡思念之情。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拼音读音参考

jì lín chuān sī lǐ zhào shí jiào shū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

yuǎn huàn fēng bō gé, guī qī suì yuè pín.
远宦风波隔,归期岁月频。
tiān xíng gū niǎo wǎn, yān sè dà jiāng chūn.
天形孤鸟晚,烟色大江春。
yì lù xiàng shān guō, chuán qiáng liú gū rén.
驿路向山郭,船樯留估人。
gāo tái wàng bù jí, kōng shǐ bìn huá xīn.
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


相关内容:

寄傅霖

寄胡介

湖上初春偶作

春阴

出泉水驿


相关热词搜索:临川赵时校
热文观察...
  • 寄思齐上人
    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静钟浮野水,深寺隔春城。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当期相就宿,诗外话......
  • 寄闻义闍梨
    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複水去无穷。禅余试问舟人看,几宿还能到剡中。...
  • 寄西山勤道人
    天竺山深桂子丹,白猿啼在白云间。死生不出千门事,坐卧无如一室闲。谁伴锡痕过寂历,自凭茶色对......
  • 将归四明夜坐话别任君
    酒酣相向坐,别泪湿吟衣。半夜月欲落,千山人忆归。乱尘终古在,长瀑倚云飞。明日重携手,前期易......
  • 旅馆写怀
    垂成归不得,危坐对沧浪。病叶惊秋色,残蝉怕夕阳。可堪疏旧计,宁复更刚肠。的的孤峰意,深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