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六祖范和尚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2

寄六祖范和尚颂

宋代  黄庭坚  

范公头上著枷,涪翁脚上著杻。
且共弥勒过冬,闲坐地炉数九。

寄六祖范和尚颂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寄六祖范和尚颂翻译及注释

《寄六祖范和尚颂》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范公(指范阳)和尚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范和尚的敬佩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范公头上著枷,
涪翁脚上著杻。
且共弥勒过冬,
闲坐地炉数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范公和尚的形象,通过描写他的头上戴着枷(一种刑具),脚上穿着木屐,展现了他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范和尚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并表明自己愿意与范和尚共同度过严寒的冬季,在地炉旁静坐数九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范公和尚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他头上戴枷、脚上穿杻的描写,展现了他过着清苦朴素的僧侣生活。枷和杻都是用来惩罚或束缚的工具,但在范和尚身上成为了他追求佛法的标志和信仰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范和尚虔诚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敬佩。

诗的后两句表明了诗人与范和尚的交往和愿景。诗人表示愿意与范和尚一同度过严寒的冬季,共同面对艰难和困苦。地炉是取暖的地方,数九是指冬季最寒冷的九天。这里的“闲坐地炉数九”表达了诗人对于与范和尚一同静坐冬季的意愿,同时也是对范和尚修行的支持和认同。

总体而言,黄庭坚的《寄六祖范和尚颂》通过简练的描写和抒情,表达了对范和尚清贫朴素的生活和虔诚信仰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范和尚共同修行的愿景。这首诗词展现了佛教中对于清净、虔诚和奉献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和人文关怀。

寄六祖范和尚颂拼音读音参考

jì liù zǔ fàn hé shàng sòng
寄六祖范和尚颂

fàn gōng tóu shàng zhe jiā, fú wēng jiǎo shàng zhe chǒu.
范公头上著枷,涪翁脚上著杻。
qiě gòng mí lè guò dōng, xián zuò dì lú shǔ jiǔ.
且共弥勒过冬,闲坐地炉数九。


相关内容:

寄尉氏仓官王仲弓

几复读庄子戏赠

吉老受秋租辄成长句

会稽竹箭为蕲春傅尉作

胡逸老吴生画屏赞


相关热词搜索:六祖和尚
热文观察...
  • 拘士笑大方
    拘士笑大方,俗吏缚文律。当其擅私智,辙覆千里失。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欣然领斯会,千百无......
  • 金陵
    豪士阻江海,瓜分域中权。真人开关梁,曾不费一弦。六朝妙人物,蔓草萦寒烟。至今哀江南,咏歌在......
  • 寄张宜父
    建德之国有佳人,明珠为佩玉为衣。去国三岁阻音徽,所种桃李民爱之。射阳城边春烂漫,柳暗学宫鸟......
  • 弥陀赞
    弥陀愿满众生界,众生界是本来心。良由自心取自心,往来西方极乐国。蹔时敛念门户开,处处文殊入......
  •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