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经慈涧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繇
2025-07-23

经慈涧题

唐代  郑繇  

岸与恩同广,波将慈共深。
涓涓劳日夜,长似下流心。

经慈涧题作者简介

郑繇,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嗣圣元年登进士第。开元初累转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六至八年,为岐王长史。十七年,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十八年前后,迁博州刺史。其间曾任金部郎中。工五言诗,所作诗,当时以为绝唱。《全唐诗》卷一一○录其诗二首。《全唐文》卷三二八录其赋一篇。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卷九五《惠文太子传》、《唐诗纪事》卷一五、《唐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五、《嘉泰吴兴志》卷一四。

经慈涧题翻译及注释

《经慈涧题》是唐代诗人郑繇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慈涧的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慈涧的赞美之情。

中文译文:
岸与恩同广,
波将慈共深。
涓涓劳日夜,
长似下流心。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慈涧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慈涧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岸与恩同广”指出慈涧两岸的宽广,暗示了慈涧所给予的恩典也是广大而深入的。“波将慈共深”则表达了慈涧水流深邃的特点,也是在强调慈涧所包含的慈悲之意。“涓涓劳日夜,长似下流心”这一句意味着慈涧像一条不知疲倦地流淌的小溪,其慈悲之心就像无尽的滋润之水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唐代的典型诗意,揭示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通过赞美慈涧的广博慈悲,并将其比喻为流淌不息的水流,表达了作者的钦佩和敬畏之情。慈涧象征着世界上的慈悲之源,同时也象征着人们的无私奉献和宽容心态。诗词的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以简洁的文字建构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示了作者对慈涧的深深喜爱和崇敬之情。同时,诗词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思考慈悲和奉献的重要性,对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进行思考和感悟。

经慈涧题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cí jiàn tí
经慈涧题

àn yǔ ēn tóng guǎng, bō jiāng cí gòng shēn.
岸与恩同广,波将慈共深。
juān juān láo rì yè, zhǎng shì xià liú xīn.
涓涓劳日夜,长似下流心。


相关内容:

铜雀台

失白鹰

从军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九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曙光摇组甲,疏吹绕......
  • 奉和御制平胡
    南牧正纷纷,长河起塞氛。玉符征选士,金钺拜将军。叠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祅星乘夜落,害气入......
  • 祭汾阴乐章
    於穆浚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釐。...
  • 征君宅
    征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
  • 折柳篇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