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静室遥临伊水东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刘沧
2025-07-20

静室遥临伊水东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题龙门僧房  
朝代:唐代  
作者:刘沧  
字数:7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古诗内容】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
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
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阳空。
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

静室遥临伊水东翻译及注释

《题龙门僧房》是唐代刘沧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僧房中寻找心灵归宿、追问生命意义的思考。

中文译文:
静室遥临伊水东,
僧房宁静地坐落在伊水的东岸,
寂寥谁与此身同。
寂寥冷清,谁和我一起同处此地呢。

禹门山色度寒磬,
远望禹门山色,感受清寒的虚空,
萧寺竹声来晚风。
听见萧寺竹林的声音随晚风而来。

僧宿石龛残雪在,
僧人在石龛宿舍里,残雪仍在地面上,
雁归沙渚夕阳空。
雁儿归来,夕阳空空如也。

偶将心地问高士,
偶然间我向高人请教心灵的问题,
坐指浮生一梦中。
他坐着点指我说,人生如同一场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置身于僧房之内,感叹自己的孤独和迷茫。诗中的静室和萧寺都是寂静的地方,与忙碌的尘世相对立,为诗人提供了深思熟虑和反思自己身份和人生问题的机会。

诗人通过描述禹门山和萧寺竹林的景色,营造出寒冷而宁静的氛围。禹门山在诗中象征着高远和纯净的境界,寒磬和萧寺竹声则表达了僧人宁静悠远的生活。诗人将自己与这些景物相比较,感到自己的寂寞和迷惘。

诗中提到的僧宿石龛和残雪,以及雁归沙渚和夕阳空,都给人一种凄凉和萧条的感觉。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灵的空虚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最后两句:“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诗人向高人请教心灵的问题,高人告诉他,人生如同一场梦境,一切皆虚无。这种解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对世俗的厌倦,也传达了诗人对追求精神自由和寻找真我的渴望和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僧房中的孤独和思考,通过景物描写和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现实世界的拷问,展现了对精神自由和人生真谛的追求。

静室遥临伊水东拼音读音参考

tí lóng mén sēng fáng
题龙门僧房

jìng shì yáo lín yī shuǐ dōng, jì liáo shuí yǔ cǐ shēn tóng.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
yǔ mén shān sè dù hán qìng,
禹门山色度寒磬,
xiāo sì zhú shēng lái wǎn fēng.
萧寺竹声来晚风。
sēng sù shí kān cán xuě zài, yàn guī shā zhǔ xī yáng kōng.
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阳空。
ǒu jiāng xīn dì wèn gāo shì, zuò zhǐ fú shēng yī mèng zhōng.
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


相关内容:

一半生涯寄岳阳

此身未遂归休计

落叶已经寒烧尽

衡门犹对古城荒

月下醉吟溪树霜


相关热词搜索:静室遥临伊水东
热文观察...
  • 寂寥谁与此身同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
  • 萧寺竹声来晚风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
  • 禹门山色度寒磬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
  • 僧宿石龛残雪在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
  • 偶因名利事淹留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