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金陵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金陵三首

宋代  梅尧臣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
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
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
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金陵三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金陵三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金陵三首》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恃险不能久,
六朝今已亡。
山形象龙虎,
宫地牧牛羊。
江上鸥无数,
城中草自长。
临流邀月饮,
莫挂一毫芒。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金陵(即现代南京)的景象和历史变迁。诗人以金陵的山川地势为表达对象,描绘了六朝时期的辉煌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现今的景象。六朝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南朝后梁和南朝后唐六个朝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首两句"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表达了人们不能依赖地势的险要而保持长久的繁荣,以及六朝时期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接着,诗人用"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来形容金陵的山势如龙虎盘踞,而宫殿的地方却变成了放牧牛羊的田园景象,这种对比强调了兴衰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展示了江上飞翔的鸥鸟,以及城中草木的繁茂,表达了自然界的繁华和城市的荒芜。最后两句"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则呼唤着人们在江边共赏月色,同时告诫人们不要挂怀过往的辉煌,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通过描绘金陵的景象,表达了兴衰的感慨和人生的哲理。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历史变迁为背景,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沉淀的思考,引发读者对兴衰和变迁的深思。

金陵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jīn líng sān shǒu
金陵三首

shì xiǎn bù néng jiǔ, liù cháo jīn yǐ wáng.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
shān xíng xiàng lóng hǔ, gōng dì mù niú yáng.
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
jiāng shàng ōu wú shù, chéng zhōng cǎo zì zhǎng.
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
lín liú yāo yuè yǐn, mò guà yī háo máng.
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相关内容:

寄题张光禄荣佚堂

和岁除日

春阴

早发


相关热词搜索:金陵
热文观察...
  • 金陵三首
    每入秦淮口,风波更不忧。重看後庭树,还起旧时愁。故老都无有,遗踪莫可求。何人能识意,白鹭在......
  • 金陵三首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一听高楼笛,依稀认......
  • 句
    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
  • 句
    秋花冬更开,夏实冬还结。物理性难常,人意自为孽。...
  • 句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