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萍乡唐禀正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19

寄萍乡唐禀正字

唐代  齐己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
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
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
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寄萍乡唐禀正字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寄萍乡唐禀正字翻译及注释

寄萍乡唐禀正字

新书声价满皇都,
高卧林中更起无。
春兴酒香薰肺腑,
夜吟云气湿髭须。
同登水阁僧皆别,
共上渔船鹤亦孤。
长忆前年送行处,
洞门残日照菖蒲。

中文译文:

寄给萍乡唐禀正字

新书的声价在京城传遍,
高高卧于山林中,更是难以睡去。
春天的興奮,酒香弥漫在肺腑之间,
夜晚吟唱,云气湿润须髭。

与我一同登上水阁的僧人也纷纷别去,
共同上渔船的白鹤也孤独地飞去。
长久以来,回忆起前年的送行之处,
洞门下,余晖照亮了芦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向萍乡的唐禀正字寄去的。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思念。

诗人首先描述了新书的声价在皇都传遍,表达了自己的荣耀和成功。然而,他却高卧于林中,寂寞无人相伴。这种对比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强烈地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世繁华的冷漠。

接下来,诗人以春天和夜晚吟唱为背景,描写了自己夜晚吟唱时的情景。春天的興奮和酒香在他的肺腑间弥漫开来,夜晚的云气潮湿了他的胡须和髭须。这种意象丰富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前年送行之处,洞门下,余晖照亮了芦苇。这里揭示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和怀念之情。洞门下的余晖照亮了芦苇,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离别之处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孑然一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感情的抒发,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并展现出了作者对离别之处的怀恋之情。

寄萍乡唐禀正字拼音读音参考

jì píng xiāng táng bǐng zhèng zì
寄萍乡唐禀正字

xīn shū shēng jià mǎn huáng dōu, gāo wò lín zhōng gèng qǐ wú.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
chūn xīng jiǔ xiāng xūn fèi fǔ,
春兴酒香薰肺腑,
yè yín yún qì shī zī xū.
夜吟云气湿髭须。
tóng dēng shuǐ gé sēng jiē bié, gòng shàng yú chuán hè yì gū.
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
zhǎng yì qián nián sòng xíng chǔ, dòng mén cán rì zhào chāng pú.
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相关内容:

叙怀寄高推官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

蝉八韵

送人游雍京

赠询公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谢人寄新诗集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远客寄言还有在,此门将谓总无休。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
  • 寄何崇丘员外
    门底桃源水,涵空复映山。高吟烟雨霁,残日郡楼间。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寻思章岸见,全未有......
  •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
    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
  • 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雄方垂朴略,后辈仰......
  • 寄酬高辇推官
    道自闲机长,诗从静境生。不知春艳尽,但觉雅风清。竹腻题幽碧,蕉干裂脆声。何当九霄客,重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