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时天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黻
2025-07-23

寄时天彝

宋代  刘黻  

亭亭万木林,古柏集新翠。
凌厉雪与霜,不凋自天粹。
清庙嗟欲颓,谁堪栋梁器。
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遗。
予抱忧国心,相逢喜忘寐。

寄时天彝翻译及注释

《寄时天彝》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大自然中苍翠葱茏的景象,并通过对古柏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自身忧国忧民之情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茂盛的树木亭亭玉立,古柏树聚集着新翠。
雪花和霜露凌厉而美丽,不凋谢却自有天然的精华。
庙宇清幽,令人叹息其将要衰败,谁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器。
杰出的人才百世难遇,造物主巧妙地将其相传。
我怀抱着忧国之心,与你相遇让我忘却了疲倦。

诗意和赏析:
《寄时天彝》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古柏树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自身忧国忧民之情的思考。诗中的"亭亭万木林"形容树木在大自然中挺拔而婀娜的形态,展现出茂盛的景象。"古柏集新翠"则表现了古柏树繁茂的枝叶上闪烁的新绿色。接着描述了凌厉的雪花和霜露,它们虽然严寒,却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凋的精华。

诗词的第二部分转向了庙宇,描述了它的清幽和即将衰败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担忧。"谁堪栋梁器"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珍惜和缺乏的感叹。然后,诗人提到这些杰出人才百世难遇,意味着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是难以复制的,是一种宝贵的遗产。

最后两句"予抱忧国心,相逢喜忘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在与读者相遇的时刻,他却能忘却疲倦和忧虑,感到喜悦。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忧国忧民之情的深沉思考。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美丽和宝贵之物的描述,以及对杰出人才稀缺性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角色的思考。

寄时天彝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í tiān yí
寄时天彝

tíng tíng wàn mù lín, gǔ bǎi jí xīn cuì.
亭亭万木林,古柏集新翠。
líng lì xuě yǔ shuāng, bù diāo zì tiān cuì.
凌厉雪与霜,不凋自天粹。
qīng miào jiē yù tuí, shuí kān dòng liáng qì.
清庙嗟欲颓,谁堪栋梁器。
zhī cái bǎi shì zhēn, zào wù qiǎo xiāng yí.
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遗。
yǔ bào yōu guó xīn, xiāng féng xǐ wàng mèi.
予抱忧国心,相逢喜忘寐。


相关内容:

饯李叔飞赴刘朔斋招

寄社中

寄菊庐舅氏

寄缪景文

寄解性存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饯另郭帚斋游湘南
    扁舟今日去,昨夜月添愁。诗满湘波上,名高庾岭头。友朋千载事,今古一般秋。石鼓多遗刻,君能寄......
  • 饯张都巡
    有梅横石涧,庾岭树还同。名更因诗重,心常与月通。期君坚老节,愧我作颓翁。此去天风便,吹归馆......
  • 京邸思家
    小楼终日户全扃,诗卷閒消客子檠。城里不曾闻杜宇,尚疑三月未清明。...
  • 灵岩
    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古木犹知已,高崖若正人。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上有通天窍,民愁独......
  • 哭菊庐舅氏
    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定有焚黄日,西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