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颂
2025-07-18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宋代  苏颂  

大形南址直河津,君有茅庐泲水滨。
苍翠入檐藏绝景,潺湲绕舍隔嚣尘。
久游台阁忘声利,长忆渔樵狎隐沦。
待得功成年至日,归来不负故园春。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翻译及注释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大形南址直河津,
君有茅庐泲水滨。
苍翠入檐藏绝景,
潺湲绕舍隔嚣尘。
久游台阁忘声利,
长忆渔樵狎隐沦。
待得功成年至日,
归来不负故园春。

诗意:
这首诗词寄给傅钦之学士,题在他在济源的草堂上。诗人描述了这个草堂的壮丽景色,它坐落在南方,直面河津,而学士的茅庐就在泲水边。茂密的树木和苍翠的景色进入草堂的深处,形成了一幅宛如世外桃源的美景,潺潺的流水环绕着草堂,将喧嚣的尘世隔绝开来。诗人曾经长时间游历在朝廷的台阁之中,但他已经忘记了名利的声音,而长久怀念起与渔樵狎嬉、隐居沦落的日子。他期待着成功之时归来,不负故园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草堂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功成的追求。诗中的"苍翠入檐藏绝景"和"潺湲绕舍隔嚣尘"揭示了草堂所在地的自然之美以及远离尘嚣的宁静。而"久游台阁忘声利,长忆渔樵狎隐沦"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名利的淡漠。最后两句"待得功成年至日,归来不负故园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成功之后能够回到故园,不辜负春光和过往的生活。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冷淡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fù qīn zhī xué shì jì yuán cǎo táng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dà xíng nán zhǐ zhí hé jīn, jūn yǒu máo lú jǐ shuǐ bīn.
大形南址直河津,君有茅庐泲水滨。
cāng cuì rù yán cáng jué jǐng, chán yuán rào shě gé xiāo chén.
苍翠入檐藏绝景,潺湲绕舍隔嚣尘。
jiǔ yóu tái gé wàng shēng lì, zhǎng yì yú qiáo xiá yǐn lún.
久游台阁忘声利,长忆渔樵狎隐沦。
dài de gōng chéng nián zhì rì, guī lái bù fù gù yuán chūn.
待得功成年至日,归来不负故园春。


相关内容:

和棁弟矮松寺留题

和朱纯臣兵部上巳锡宴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宿明真观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马上初望茅峰

和宣甫叔读白傅丁相诗集


相关热词搜索:济源草堂学士傅钦之
热文观察...
  • 寄题吴兴墨妙亭
    汉唐遗刻在江干,右史殷勤辑坠残。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
  • 寄译经清衍大师
    辇寺栖迟不计年,衡门无异对林泉。试闱给笔频辞命,译馆翻经屡奏篇。九陌尘埃方外境,六时香火静......
  • 接伴北使至乐寿寄高阳安抚吴仲庶待制
    道路传闻北守贤,就中清尚是河间。辕门卧鼓军无警,幕府赓歌笔不间。只合论思居禁闼,岂宜留滞在......
  • 离广平
    归骑駸駸踏去尘,数朝晴日暖如春。向阳渐喜闻南雁,炙背何妨问野人。度漠兼程閒鼠褐,据鞍浓睡侧......
  • 留台宾客李公挽辞二首
    奕世儒缨胄,清朝翰墨臣。裁成五色诏,出拥两朱轮。柏署分曹佚,铜楼拜命新。如何止中寿,志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