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六桥行
朝代:宋代
作者:周端臣
字数:4
平仄:仄平仄仄
【古诗内容】
苏堤路。
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
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
六桥徙倚。
喧处处、行春箫鼓。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
愁情几许。
更多似、一天飞絮。
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旧踪未改翻译及注释
译文:
在苏堤的路上,繁密的柳树燃起了一片烟雾,嫩莎草收藏了雨水。野花争相绽放。远山如画,隐隐约约被云雾遮掩在山谷间。六座桥倚靠在湖边。喧闹的声音传遍各处,春天的箫鼓在行进。湖面上,鸥鸟的影子在闪烁,彩舟来来往往。沉思着,在花前举行禊饮,爱围绕着香囊,停留在美景中。旧时的足迹还未改变,仍然记得曾经挽着芳树在亭边。愁情有多少,更多像一天飞散的絮片。空中自有花畔上的黄鹂,知道人们的笑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苏堤路的美景。烟雾弥漫的柳树、嫩莎草和野花的竞相绽放,山峦如画,六座桥横跨在湖上。人们喧闹的声音、春天的箫鼓在传递着欢乐。湖面上鸥鸟的飞舞,彩舟的行来往往,给人们带来喜悦。诗人也描绘了自己在花前停留、思考,感叹旧时的足迹未改变,愁情沉淀,但仍然有笑语轻歌和绚丽的飞絮。
赏析:
这首诗以苏堤路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气氛。诗人用烟雾、嫩莎草和野花来描绘春天的繁盛与生机,用山峦、湖光和彩舟来描绘苏堤的壮丽景色。通过描写喧闹的声音、春天的箫鼓、鸥鸟的飞舞等细节,传达了春天的欢乐气氛。诗人还描绘了自己在美景中的凝思和感叹,展现了一种旧时的足迹、愁情和笑语的并存。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给人一种愉悦和留恋之情。
旧踪未改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