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西峰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1

寄西峰僧

唐代  张籍  

松暗水涓涓,夜凉人未眠。
西峰月犹在,遥忆草堂前。

寄西峰僧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寄西峰僧翻译及注释

《寄西峰僧》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暗水涓涓,
夜凉人未眠。
西峰月犹在,
遥忆草堂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诗人身处松林深处,听到微弱的水声。夜晚的凉意让人难以入眠。然而,西峰的月光依然照耀在远方,使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草堂前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回忆。诗人通过描绘松林暗影和微弱的水声,营造出夜晚的安静和寂静的氛围。夜晚的凉意使人难以入眠,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思绪的纷乱。

然而,诗中出现的"西峰月"给予了诗人一线希望和慰藉。尽管夜晚凉爽,但西峰的月光仍然照耀着,象征着永恒和希望。这一景象唤起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他远离尘嚣,在草堂前度过了一段安宁宜人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繁忙和喧嚣中追求内心安宁的渴望。这种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回忆的呼唤得到了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美丽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平和的向往。

寄西峰僧拼音读音参考

jì xī fēng sēng
寄西峰僧

sōng àn shuǐ juān juān, yè liáng rén wèi mián.
松暗水涓涓,夜凉人未眠。
xī fēng yuè yóu zài, yáo yì cǎo táng qián.
西峰月犹在,遥忆草堂前。


相关内容:

南中荣橘柚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省试行不由径

贾客乐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答友人赠炭
    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
  • 玉山岭上作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晚翠深云窦,寒苔净石梁。荻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愁见前程远,空郊下......
  • 感兴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连理时所重,断弦今......
  • 永宁里园亭休沐怅然成咏
    云景含初夏,休归曲陌深。幽帘宜永日,珍树始清阴。迟客唯长簟,忘言有匣琴。画披灵物态,书见古......
  • 茅檐下始栽竹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