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7-24

寄远

唐代  李商隐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寄远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寄远翻译及注释

寄远

姮娥捣药无时已,
玉女投壶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变了,
不教伊水向东流。

译文:

寄给远方的人

姮娥捣药从未停止,
玉女投壶始终不休。
何日桑田变化了,
也不让伊水向东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寄人远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姮娥捣药和玉女投壶,这是两个与月老有关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诗中用来象征日月的运行和时间的流逝。作者希望着桑田和伊水都能在某一天发生变化,意味着深深地思念和盼望能有天再相聚。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渴望和对生命的不舍。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玉女和姮娥来象征日月之神和时间的流逝,更加凸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时间的不舍。整首诗意味深长,抒发了人们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寄远拼音读音参考

jì yuǎn
寄远

héng é dǎo yào wú shí yǐ, yù nǚ tóu hú wèi kěn xiū.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hé rì sāng tián jù biàn le, bù jiào yī shuǐ xiàng dōng liú.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相关内容: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

别智玄法师

漫成五章

裴明府居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齐梁晴云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
  • 献寄旧府开封公(开封公,令狐楚也)
    幕府三年远,春秋一字褒。书论秦逐客,赋续楚离骚。地理南溟阔,天文北极高。酬恩抚身世,未觉胜......
  • 题七夕图
    帝子吹箫上翠微,秋风一曲凤凰归。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
  •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
  • 归来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却将波浪眼,清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