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开平即事二首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陈孚
2025-07-20

开平即事二首

元代  陈孚  

天开地辟帝王州,河朔风云拱上游。
雕影远盘青海月,雁声斜送黑山秋。
龙冈势绕三千陌,月殿香飘十二镂。
莫笑青衫穷太史,御炉曾见衮龙浮。

开平即事二首作者简介

陈孚(生卒年不详),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宋庆历间(1041~1048),尝从郡守建阳宋贯之学。由是登第,乡人慕之,始习进士业,琼人举进士自孚始。被祀为琼州府乡贤。

开平即事二首翻译及注释

《开平即事二首》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开地辟帝王州,
河畔风云拱上游。
雕影远盘青海月,
雁声斜送黑山秋。
龙冈势绕三千陌,
月殿香飘十二镂。
莫笑青衫穷太史,
御炉曾见衮龙浮。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皇家盛况,表达了对帝王统治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以壮丽的场景和雄浑的词句,表达了对帝王的崇敬和对帝国繁荣昌盛的讴歌之情。

赏析:
首两句描述了帝王的统治地位:"天开地辟帝王州,河畔风云拱上游。"这里的"天开地辟"意味着天地为之开辟,彰显了帝王的伟大地位。"河畔风云拱上游"揭示了帝王的权威地位,周围的人和事都围绕着他。

第三四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雕影远盘青海月,雁声斜送黑山秋。"通过雕像的倒影、青海上的明月以及雁群的呼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些景象与帝王的统治地位相辅相成,形成了壮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描述了帝王统治下的盛况:"龙冈势绕三千陌,月殿香飘十二镂。"龙冈象征着帝国的繁荣,"三千陌"表示其辽阔的疆域。"月殿"则表达了皇家的庄严气象,"十二镂"则指代皇家的宝座和权力。这些描绘都体现了帝王的威严和帝国的盛况。

最后两句"莫笑青衫穷太史,御炉曾见衮龙浮"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青衫穷太史"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历史学者,但他曾亲眼见证了帝王的盛况。"御炉曾见衮龙浮"则指诗人曾在皇宫中见到过龙袍上的龙图案,这象征着皇权和权力。这里诗人自嘲自己的身份卑微,但也通过历史的目光,对帝王的辉煌进行了叙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绘画般的描绘,表达了对帝王统治和帝国繁荣的赞美之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帝王盛况的向往。

开平即事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kāi píng jí shì èr shǒu
开平即事二首

tiān kāi dì pì dì wáng zhōu, hé shuò fēng yún gǒng shàng yóu.
天开地辟帝王州,河朔风云拱上游。
diāo yǐng yuǎn pán qīng hǎi yuè, yàn shēng xié sòng hēi shān qiū.
雕影远盘青海月,雁声斜送黑山秋。
lóng gāng shì rào sān qiān mò, yuè diàn xiāng piāo shí èr lòu.
龙冈势绕三千陌,月殿香飘十二镂。
mò xiào qīng shān qióng tài shǐ, yù lú céng jiàn gǔn lóng fú.
莫笑青衫穷太史,御炉曾见衮龙浮。


相关内容:

开平即事二首

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望海潮

双调 湘君

渔歌子 滏水集三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开平即事
热文观察...
  • 江天暮雪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
  • 居庸叠翠
    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渡苔石裂。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不阴飘急雪。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
  • 太常引 以上二首见词品卷五
    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三载隔晨昏。更疏雨、寒灯断魂。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
  • 河间府
    北风河间道,沙飞云浩浩。上有衔芦不鸣之寒雁,下有陨霜半死之秋草。城外平波青黛光,大鱼跳波一......
  • 吕翁祠
    山形夭矫苍精剑,日气曈曚紫磨丹。度尽世人人不识,青烟起处是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