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看引秋泉灌藕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24

看引秋泉灌藕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送僧归国清寺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字数:7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分类:写景  抒情  

【古诗内容】
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赊。
路沿山脚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
撼锡度冈猿抱树,挈瓶盛浪鹭翘沙。
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看引秋泉灌藕花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僧归国清寺》描写了诗人送别一位越国僧人的情景。诗词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僧人离开海涯归国的情景,并通过表现僧人的旅途和心境,展示了诗人对禅修修行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吟咏送越国的僧人回归海涯,
僧人毫不知觉地前进。
路旁山脚的潮汐痕迹显现,
倚靠松根,斜阳映照。
振动僧杖,渡过高冈,猿猴拥树,
捧瓶盛满浪花,鹭鸟站在沙滩上。
到了禅寺参修以后,方知无有世事,
目睹秋泉灌溉荷花。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诗人对禅修修行的赞美和对僧人追求内心宁静和悟道的敬佩。诗中描绘了僧人离开海滩回国的旅途情景,通过描写僧人行走于山间小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展示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无扰。诗人以悲壮的笔调,表达了对僧人追求修行的敬重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细致入微的自然景物,如山脚的潮汐痕迹、倚靠松根的姿态以及河边的鹭鸟等,塑造了舒适宜人的旅途环境。诗人通过维妙维肖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恢弘,传递出一种安宁与内省的意境。

最后两句“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通过表达僧人修行后的心境转变和修行的成果。僧人经过禅修后,领悟到世事无有,并能以平静的心态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体会禅境的宁静与美好。灌溉藕花的秋泉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诗人通过这一景物,传达了对禅修修行的推崇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淡雅的语言,展示了唐代杜荀鹤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

看引秋泉灌藕花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guī guó qīng sì
送僧归国清寺

yín sòng yuè sēng guī hǎi yá, sēng xíng hún bù jué chéng shē.
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赊。
lù yán shān jiǎo cháo hén chū,
路沿山脚潮痕出,
shuì yǐ sōng gēn rì sè xié.
睡倚松根日色斜。
hàn xī dù gāng yuán bào shù, qiè píng shèng làng lù qiào shā.
撼锡度冈猿抱树,挈瓶盛浪鹭翘沙。
dào cān chán hòu zhī wú shì, kàn yǐn qiū quán guàn ǒu huā.
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相关内容:

不似当官只似闲

到参禅后知无事

挈瓶盛浪鹭翘沙

睡倚松根日色斜

撼锡度冈猿抱树


相关热词搜索:看引秋泉灌藕花
热文观察...
  • 方知薄宦难拘束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
  • 野情终日不离山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
  • 多与高人作往还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
  • 牛笛漫吹烟雨里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
  • 羡君公退归欹枕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