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哭周记室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28

哭周记室

明代  高启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哭周记室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哭周记室翻译及注释

《哭周记室》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人的哀悼之情。诗人身在异乡,千里之外,感叹自己身为一介臣子,却无法回到故乡楚地,与春水共唱悲歌。他怀念与故友的重逢,却意外地成为永远的伤痛。在主祭时,只有他孤独的侄子陪伴在身边,而收到的诗作也只有故人的一首。诗人独自挥舞着手中的笛子,听着它的声音,泪水不禁流下,斜阳西下,照耀着他的邻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故乡的境况,以及与故友的重逢成为永远的伤痛,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主祭场景和收到的诗作,更加凸显了诗人在异地的孤独感。最后,诗人独自挥舞着笛子,听着它的声音,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哭周记室拼音读音参考

kū zhōu jì shì
哭周记室

wàn lǐ yī jī chén, bēi gē chǔ shuǐ chūn.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màn qī zhòng huì miàn, jìng zuò yǒng shāng shén.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zhǔ jì wéi gū zhí, shōu shī yǒu gù rén.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dú huī wén dí lèi, xié rì xià xī lín.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相关内容:

送乌城冯明府

沈征士铉野亭

城西客舍送周著作砥

何隐君小墅

吴中送顾生归海陵


相关热词搜索:周记
热文观察...
  •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古冢竟谁穿,虚传锢最坚。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长夜俄看月,幽台不掩泉。须知摸金者,亦到汉......
  •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岛夷闻善政,为有舶......
  • 喜吕山人见过江馆
    非君怜夙契,谁肯顾柴门。日短清江路,风高大树村。交呈新著稿,同发旧藏尊。莫便寻归棹,心怀未......
  • 赠邻友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
  • 南溪晚归
    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多情溪上月,归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