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浪淘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3

浪淘沙

唐代  白居易  

浪淘沙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浪淘沙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浪淘沙翻译及注释

诗词:《浪淘沙》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
会教东海一时平。

中文译文:
沙砾来了又离去,
波浪一次消灭一次再生。
不停地搅动淘洗,
终将使东海平静一刻。

诗意和赏析:
《浪淘沙》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通过描绘波浪与沙砾的互动,表达了一种变化不息、不断涌动的生命力。诗中的沙砾象征着个体,而波浪则代表着环境和挑战。每次波浪来临,沙砾都会被冲刷、消失,但随后又会重新出现。这种循环的过程中,沙砾在不断的摩擦和淘洗中变得更加光滑,更加坚韧。

作者通过描绘沙砾与波浪的相互作用,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无论遭受多少挫折和困难,人们都应该像沙砾一样,坚持不懈地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磨砺,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诗中的"会教东海一时平"是一种象征,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奋斗,最终可以实现和谐与平衡。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它鼓励人们要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奋斗和成长,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总之,白居易的《浪淘沙》通过波浪与沙砾的对比,寓意人生的起伏和成长过程,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哲理。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深入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

浪淘沙拼音读音参考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

yī pō shā lái yī pō qù,
一泊沙来一泊去,
yī zhòng làng miè yī zhòng shēng.
一重浪灭一重生。
xiāng jiǎo xiāng táo wú xiē rì,
相搅相淘无歇日,
huì jiào dōng hǎi yī shí píng.
会教东海一时平。


相关内容:

长相思

浪淘沙

忆江南

忆江南

琵琶行


相关热词搜索:浪淘沙
热文观察...
  • 池上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
  •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2]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3]相留醉,几时重,[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
  •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