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老人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建
2025-07-24

老人歌

唐代  王建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老人歌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老人歌翻译及注释

《老人歌》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白发的老人垂泪而行,
上皇的生日离开京城。
如今的供奉已经有了新的意义,
却唱错了当时的一半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离开京城的情景,并在思考着过去和现在的差异。老人在离开京城的路上流下了泪水,可能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离开的不舍。他提到了上皇的生日,这个场景可能是诗人用来象征过去的荣耀和权势。然而,他觉得如今的供奉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意义,可能是指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和信仰已经与过去不同。最后一句表达了他认为现在的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传承有所偏差,唱错了当时的一半声音,暗示了对历史的误解和忽视。

赏析:
《老人歌》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老人代表了过去的辉煌和经历,他的白发和垂泪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无法挽回的过去。通过提及上皇的生日,诗人将过去的荣耀与现实的衰落进行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诗人认为现在的供奉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意义,可能是对当时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失落和迷失的反思。最后一句"错唱当时一半声"传递了诗人对于当代对历史的误解和偏差的忧虑,呼吁人们正确理解和传承历史。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思考,通过老人的形象和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代社会的反思。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而哀婉的情感,呼唤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老人歌拼音读音参考

lǎo rén gē
老人歌

bái fà lǎo rén chuí lèi xíng, shàng huáng shēng rì chū jīng chéng.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rú jīn gòng fèng duō xīn yì, cuò chàng dāng shí yī bàn shēng.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相关内容: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

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黄门,武元衡也)

青青水中蒲三首

赠韦况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闲游二首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持竿至日暮,幽咏欲......
  • 晚
    古树夕阳尽,空江暮霭收。寂寞扣船坐,独生千里愁。...
  •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
  • 自惜
    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坐甘冰抱晚,永谢酒......
  • 病中赠张十八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