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两同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无咎
2025-07-19

两同心

宋代  杨无咎  

春节  写雪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
芳心发。
分付春风,恰当时节。
渐解愁花怨月。
忒贪娇劣。
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
相思切。
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两同心作者简介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两同心翻译及注释

诗词:《两同心》
作者:杨无咎(宋代)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芳心发。分付春风,恰当时节。渐解愁花怨月。忒贪娇劣。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相思切。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中文译文:**
秋水明亮的眼眸,翠色的螺钿盘发,扇子轻轻拂动,害羞地落下庭院的花瓣,行走于水面如履平地,尘埃滋生在罗袜上。芳心荡漾。吩咐春风,正是时候。逐渐消解了愁思的花与怨恨的月。过于迷恋娇柔,不愿意表现得过于放松。温柔地、对人的态度,心领神会的地方、轻声细语。思念十分切切。转眼间就不见,可惜分离之事不可避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深切的相思之情,以及分离带来的痛苦。诗人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绘,如秋水明亮的眼眸、翠色的盘发等,传达了他对她的深深的喜爱。在诗中,女子害羞地落下花瓣,象征她也对诗人心生情愫。尽管相隔甚远,但诗人对春风的吩咐,让相思之情得以传达,正如春风能够把诗人的思念带给她一样。

诗中的“渐解愁花怨月”表现了诗人在相思之中逐渐释放出心中的忧伤,以及对过去的痛苦的排遣。诗人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承认自己过于迷恋女子的娇柔之态,但又不愿意表现得过于随意,显露出他的绅士风度。

“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这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待女子的温柔和细致。他在女子面前表现出温和的情态,言语轻声细语,显露出他对她的关切和爱护。

最后两句“相思切。不见须臾,可堪离别。”道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情之深切以及面临的离别之痛。他深深思念着她,转瞬即逝,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不禁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苦。

这首诗以其浓烈的情感表达、描写细腻入微的女子之美,以及对分离痛苦的真切刻画,展示了宋代杨无咎优美的诗歌才华。

两同心拼音读音参考

liǎng tóng xīn
两同心

qiū shuǐ míng móu cuì luó duī fā què shàn zuò xiū luò tíng huā, líng bō bù chén shēng luó wà.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
fāng xīn fā.
芳心发。
fēn fù chūn fēng, qià dàng shí jié.
分付春风,恰当时节。
jiàn jiě chóu huā yuàn yuè.
渐解愁花怨月。
tè tān jiāo liè.
忒贪娇劣。
níng níng dì qíng tài yú rén, xīng xīng chù yǔ yán dī shuō.
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
xiāng sī qiè.
相思切。
bú jiàn xū yú, kě kān lí bié.
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相关内容:

点绛唇(和张文伯)

西江月(丹桂)

浣溪沙(代人作)

豆叶黄

水调歌头(次向芗林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两同心(梦牛楚)
    枕簟凉生秋早。梦魂忒好。见玉人、且喜且悲,挨琼脸、厮偎厮抱。信言多磨,刚被山禽,一声催晓。......
  • 胜胜慢(冬至日,用刘春卿韵,送彦逢弟赴官西兴)
    鲁云书瑞,周日迎长,晓占缇室飞灰。玉勒朝天,千门禁钥齐开。帘卷扇分雉尾,香风远、人到蓬莱。......
  • 木兰花慢(追和晁次膺)
    对春光淡沲,烟冉冉、日迟迟。渐红入桃溪,青回柳陌,莺刷金衣。差池。竞求友去,恼佳人、幽恨上......
  • 贺新郎(送郑宗承)
    又是春残去。倚东风、寒云淡日,堕红飘絮。燕社鸿秋人不问,尽管吴笙越鼓。但短发、星星无数。万......
  • 安平乐(圣节)
    圣德如尧,圣心如舜,欣逢出震昌期。中兴继体,抚有寰瀛,三阳方是炎曦。万国朝元,奉崇严宸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