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文 >李公纲(明·郭之奇)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18

李公纲(明·郭之奇)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古诗文 李公纲(明·郭之奇)
释义
李公纲(明·郭之奇)
  押庚韵  
纲,字伯纪。福建邵武人。初为起居郎,以龙变建言贬一官,与县;后为太常少卿。徽宗议东幸,刺臂血上疏,愿假太子位号,招徕天下。帝传位,以纲为兵部侍郎。时金议割地,纲言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金兵渡河,太上出奔,以纲为东京留守。力止钦宗出幸,为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治战守之具,数日而毕。金人攻城,屡战却之。李邦彦劝帝求和,因罢纲以谢金人。太学生陈东等及都民数万人上书,喧呼动地,乃复右丞,充京城四壁防禦使。金师退,往南京请太上回銮,太上出玉带、金鱼、象简赐纲。后以纲为宣抚使,援太原。既而罢知扬州,再贬江宁。金兵复至,召为开封尹,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陷,高宗立召为尚书右仆射。纲至,固辞,条上十事,兼御营使。既而,力争东幸。黄潜善等力排之,遂罢提举洞霄宫。凡所规画军民之政,一切废格。太学录陈东、布衣欧阳澈伏阙留纲,同斩于市。窜于鄂州,复安置万安军。至雷,寓天宁寺,有《阇花三咏》。后为湖广宣慰使,悉平群盗。吕颐浩忌之,罢提举崇福宫。疏陈和议之非,赐诏褒谕,而不能用。复为江西抚制置大使,知洪州,卒。赠观文殿太学士、陇西公,谥忠定。史称纲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民社安危。身虽在外,知无不言,言虽不用,心不少变。朱晦庵谓纲入方成朝廷,又称为一世伟人,信矣!
围城主战一书生,南渡公来庶可成。
十事何当留僭伪,千言那得罢和盟。
霄宫已废军民政,宁寺徒兴卉木情。
一代伟人空濩落,陈欧热血岂堪平。


相关内容:

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尝花诗,忆(宋·苏轼)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李公择自滑州移知鄂州(宋·刘攽)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李公择自滑州移知鄂州(宋·刘攽)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宋·苏轼)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李公择山房(宋·孔武仲)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相关热词搜索:李公纲明郭之奇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