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欧阳修
2025-07-24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

宋代  欧阳修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
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翻译及注释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年来,我不再听到悲伤的筝声,
突然间,我遇见了纤纤玉指弹奏琴弦。
它像蛮巧的鸟儿在花丛中啭鸣,
像呜咽的声音在冰下的泉水中交流。
常常有人说这样的声音已经绝迹,
问渠那个从小就传承这种技艺。
在酒杯前,他们嘲笑我听完弹奏后的沉默,
我白发苍苍,默然流下了泪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筝声的怀念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诗人在二十年间没有再听到悲伤的筝声,但突然间遇见了一个人用纤纤玉指弹奏琴弦,这让他感到惊喜和感动。他形容这种声音像蛮巧的鸟儿在花丛中啭鸣,像呜咽的声音在冰下的泉水中交流,给人一种美妙而动人的感觉。然而,有人说这样的声音已经绝迹,诗人不禁问起这位琴师是从小就学习这种技艺的,他想知道这种传统艺术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在酒杯前,他们嘲笑他听完弹奏后的沉默,但诗人却因为对美的感受而流下了泪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筝声的怀念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和对传统艺术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将琴声比喻为蛮巧的鸟儿和呜咽的声音,给人一种美妙而动人的感觉。他对琴声的赞美和对琴师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敬重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和对传统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lǐ liú hòu jiā wén zhēng zuò shàng zuò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

bù tīng āi zhēng èr shí nián, hū féng xiān zhǐ nòng míng xián.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mán qiǎo zhuàn huā jiān shé, wū yè jiāo liú bīng xià quán.
◇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cháng wèi cǐ shēng jīn yǐ jué, wèn qú cóng xiǎo zì shuí chuán.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
zūn qián xiào wǒ wén dàn bà, bái fà xiāo rán tì xuàn rán.
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


相关内容: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乐郊诗

琅琊山六题·惠觉方丈

琅琊山六题·归云洞


相关热词搜索:李留後闻筝坐
热文观察...
  • 楼头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
  • 勉刘申
    有司精考核,中第为公卿。本基在积习,优学登荣名。吾子齿尚少,加勤无自轻。努力图树立,庶几终......
  • 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俯槛临流蕙径深,平泉花木绕阴森。蛙鸣鼓吹春喧耳,草暖池塘梦费吟。赌墅乞甥宾对弈,惊鸿送目手......
  • 拟玉台体七首·别後
    连环结连带,赠君情不忘。暂别莫言易,一夕九回肠。...
  •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