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临川投穆中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7

临川投穆中丞

唐代  罗隐  

试将生计问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
翅弱未知三岛路,舌顽虚掉五侯门。
啸烟白狖沈高木,捣月清砧触旅魂。
家在碧江归不得,十年鱼艇长苔痕。

临川投穆中丞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临川投穆中丞翻译及注释

临川投穆中丞

试将生计问蓬根,
心委寒灰首戴盆。
翅弱未知三岛路,
舌顽虚掉五侯门。
啸烟白狖沈高木,
捣月清砧触旅魂。
家在碧江归不得,
十年鱼艇长苔痕。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来到临川向穆中丞投诉,
试着问蓬草根处如何生活,
我的心情像寒灰一样,
头顶上戴着贫困的盆。

我的翅膀薄弱,不知道前方的路,
我的舌头愚钝,得不到名门望族的青睐。
像只白狐一样,我在高大的树上啸叫,
像在捣月亮的清砧一样,触摸着流浪的灵魂。

我的家在碧江边,却无法归去,
十年的渔船上留下了苔藓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是一首写贫困生活的诗。诗人以自己生活的艰辛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心灵上的苦闷和无奈。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到临川找穆中丞(穆中丞为高级官员)询问生计如何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困境的无奈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反映了作者的贫困现状和困顿的生活。诗人用“心委寒灰首戴盆”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贫困困顿的状态,生活无望的心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无力和无助,表达了对名利与社会地位的渴望。他自谦自己翅膀薄弱、舌头愚笨,无法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与尊重,借此抒发了对社会阶层的不平。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但又由于贫困的原因无法实现,诗句中的“十年鱼艇长苔痕”形象地描绘了渔船长时间停留在岸边留下的苔藓痕迹,寓意着作者长时间的漂泊无家,无法归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地展现了作者的生活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地刻画了贫苦人民的辛酸境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临川投穆中丞拼音读音参考

lín chuān tóu mù zhōng chéng
临川投穆中丞

shì jiāng shēng jì wèn péng gēn, xīn wěi hán huī shǒu dài pén.
试将生计问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
chì ruò wèi zhī sān dǎo lù,
翅弱未知三岛路,
shé wán xū diào wǔ hóu mén.
舌顽虚掉五侯门。
xiào yān bái yòu shěn gāo mù, dǎo yuè qīng zhēn chù lǚ hún.
啸烟白狖沈高木,捣月清砧触旅魂。
jiā zài bì jiāng guī bù dé, shí nián yú tǐng zhǎng tái hén.
家在碧江归不得,十年鱼艇长苔痕。


相关内容:

叙雪献员外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雪中寄殷道士

白艾原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献池州庾员外
    曾降瑶缄荐姓名,攀云几合到蓬瀛。须存彭寿千年在,终见茅公九转成。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
  • 广陵秋夜读进士常修三篇因题
    入蜀归吴三首诗,藏于笥箧重于师。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景物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
  • 牡丹
    落尽春红始著花,花时比屋事豪奢。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门倚长衢攒绣毂,幄笼轻日护......
  • 出试后投所知
    此日蓬壶两日程,当时消息甚分明。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
  • 赠许牍山人
    才子醉更逸,一吟倾一觞。支颐忍有得,摇笔便成章。王粲实可重,祢衡争不狂。何时应会面,梦里是......